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坐骨神经痛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怎么办

作者:来源:骨大夫网发布时间:2020-06-19 10:24浏览:

坐骨神经是人体神经中最粗大的周围神经,从下腰椎发出,经过臀部,向下走行至双腿后方,再抵达脚底和大脚趾。主要支配股后肌和所有小腿肌肉,小腿和足外侧皮肤感觉。

坐骨神经痛大多是因为长期久坐、下肢不参与运动,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臀部肌肉僵硬,坐骨神经被压迫/损伤而导致疼痛,常见症状为一侧下腰部疼痛,向臀部、下肢一直放射到踝关节、足底、足背,很多人还伴有麻木感。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A、疼痛主要位于坐骨神经分布区,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疼痛剧烈的人可呈特有的姿势;腰部屈曲、屈膝、脚尖着地。如病变位于神经根时,椎管内压力增加(咳嗽、用力)时疼痛加重。

B、肌力减退的程度可因病因、病变部位、损害的程度不同差异很大,可有坐骨神经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瘫痪。

C、可有或无坐骨切迹处坐骨神经干的压痛。

D、有坐骨神经牵拉征,及其等位征阳性,此征的存在常与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局麻坐骨神经根或神经干此征可消失。

E、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膝反射可因刺激而增高。

F、可有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各种感觉的减退或消失,包括外踝的振动觉减退,亦可有极轻的感觉障碍。

坐骨神经痛的辨证分型

寒湿凝络

证候:腰胯持续性钝痛,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放散,受寒加剧,得热痛减,静卧时痛不减,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治法:祛寒除湿,温经通络。

方药:乌头汤加减。

方解:制川乌温经散寒止痛;白芷、甘草柔筋缓急止痛;麻黄温散寒邪,利水渗湿;黄芪益气,以助上药温通经脉。

配伍:可加全蝎、地龙以祛风止痛。

湿热侵络

证候:腰腿痛呈烧灼样剧烈胀痛,口渴、心烦、尿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方药:四妙丸加减。

方解:苍术苦温燥湿;黄柏苦寒清下焦之热;薏苡仁清利湿热;牛膝通利筋脉,引药下行兼能强壮腰膝。

配伍:可加木瓜、络石藤,以加强舒筋通络止痛之功。热邪偏盛,可加栀子、泽泻、木通以助清利湿热。

瘀血阻络

证候:腰腿痛持续剧烈,咳嗽、排便、行走均使疼痛加剧,坐卧屈膝则痛稍减,疼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下肢麻木,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方解: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没药、五灵脂消肿祛瘀止痛,香附行气活血,牛膝引血下行以利腰膝,地龙通络止痛。

配伍:可加地鳖虫、蜈蚣以增强逐瘀通络作用。无周身痹痛,可去秦艽、羌活,如由跌仆损伤,摒气闪挫起病,可加乳香(配没药),增强行气活血止痛之功,再加青皮(配香附),加强行气之力。

肝肾不足

证候:腰腿痛缠绵不愈,向下放射,遇劳更甚,卧则减轻,腿膝无力,舌淡,脉沉细,或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补养肝肾,祛邪通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方解:独活善祛下焦与筋骨间之风寒湿邪;细辛发散风寒,搜剔筋骨风湿而止痛;防风祛风胜湿;秦艽除风湿而舒筋;寄生、杜仲、牛膝祛风湿兼补肝肾;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活血;人参、茯苓补气健脾;桂心温通血脉,甘草调和诸药。

配伍:若偏阳虚,可加熟附子、仙灵脾以温肾壮阳;偏阴虚,可加枸杞子、制首乌以滋养肾阴。

巧用一招解除坐骨神经痛

刺激压痛点

方法

左侧坐骨神经痛,取右上部(右侧痛取左侧),左手手掌自然伸直,大拇指与手掌呈约45度,用掌心对准右肩部肩峰端,握住肩膀,大拇指末端所指出位置为治疗点。

在该治疗点或附近找压痛点,强刺激压痛点15分钟即可快速止痛。

1、摸脚尖运动法背靠墙端坐,将双腿伸直,绷紧脚尖,将双腿抬高,然后做上下摆动的动作。

2、直腿抬高法仰卧,下肢伸直,患肢主动上抬,当感觉腰、臀及下肢疼痛时,仍力求超过该限度继续上抬。

3、强迫锻炼法直腿站立,分别做上体前屈、侧弯、及提腿运动。如果做某一动作疼痛、运动受限时,不要中断,应继续强迫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