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不可不知的七大利器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4-18 20:23浏览: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数据的多样化,临床上各种检验、检查手段也越来越多,精准度越来越高。临床中,辅助检查一直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类风湿关节炎(RA)最实用的七大实验室检查手段。

RA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滑膜炎及关节软骨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预防病情进展,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RA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但有些患者在病变的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上遇到困难了这时就需要辅助检查助我们一臂之力啦,究竟是哪七大利器,下面为您一一道来。

成员1

类风湿因子(RF):笔者将其放在第一位,足以看出它的重要性,RF是抗人或动物IgG分子的Fc片段的抗体,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RA患者的血清或关节积液中。

RF在RA患者中的阳性率为80%左右,故也是诊断RA的重要血清学标准之一。但注意了,这也并非“唯一标准”。

约5%的正常老年人RF可呈阳性,并随着年龄增高而增高,也可出现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但如果临床中我们发现持续高滴度的RF,常提示RA疾病活动,且骨侵蚀发生率高。

成员2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测定(CCP):CCP是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是以IgG型为主的抗体,对RA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相比较而言,CCP阳性的RA患者骨破坏较CCP阴性者严重。

有数据显示,大量RA患者血清中CCP阳性,特异性高,阳性者对RA患者的关节侵害和放射学损伤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也可在RA患者出现明显关节损伤之前被检测出。

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在没有出现明显RA临床症状的CCP阳性的患者中,93%患者终发展为RA。

成员3

抗核周因子抗体测定(APF):APF主要存在于RA血清中,少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非RA疾病中,故APF为RA特异性自身抗体之一,敏感性58.1%,特异性90.3%。

成员4

抗角蛋白抗体测定(AKA):AKA为RA较特异的自身抗体之一,敏感性约40.3%,特异性达94.7%,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活动均相关,在RA早期甚至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即可出现,故也是RA早期诊断与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成员5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测定(GPI):有各项研究数据显示,RA患者血清GPI浓度显著升高,部分患者可检测到GPI抗体。GPI作为RA新的标记物,在RA的临床诊断中发挥重大作用。

成员6

滑液检查:关节腔内可抽出浑浊草黄色浆液。黏蛋白凝固试验差,补体水平降低,RF检测多为阳性。

成员7

常规血化验:RA患者血常规可出现贫血,血小板增多,白细胞正常或升高,如在急性期可出现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沉升高。

总结

RA早期诊断困难,而早期的诊断又有利于后续的治疗及预后,故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联合检测,诊断RA不仅只是局限于上述几种,例抗核抗体等其他免疫学指标也在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临床表现,症状综合分析,才能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