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公共卫生 > 文章内容

乙型肝炎简述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3-20 08:08浏览:

 乙型肝炎病毒形态
 
1986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正式将人类HBV划归为一个新的病毒科——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的成员。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等肠道外途径传播,由人传播给人;成年人感染多数自愈;幼儿感染则易成为慢性感染和/或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导致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癌。感染乙肝病毒的病人血清中有三种不同形态的颗粒:
 
u小球形颗粒:平均直径22nm,由空心病毒包膜组成,不含病毒核酸,无感染性
 
u管形颗粒:由小球形颗粒连接而成,其长短不一。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的产生是由于病毒颗粒包膜产量过剩。
 
uDane颗粒:完整的具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直径为42nm,由包膜和核衣壳组成,核衣壳为27nm,含有HBcAg、单一分子的部分双链DNA以及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
 
HBV对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病毒在30-32℃能存活至少6个月,在-20℃可存活15年,60℃加热10h,或98℃加热1min以及乙醚或pH2.4处理6h均不能有效灭活乙肝病毒。能够灭活乙肝病毒的常用方法有:121℃高压灭菌20min,160℃干烤1h,100℃直接煮沸2min,以及0.5%过氧乙酸、3%漂白粉溶液、5%次氯酸钠和环氧乙烷等直接处理。HBV的感染性并非与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一致,在一些能够灭活HBV感染的条件下,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仍可较好保留。
 
乙型肝炎的基因组结构
 
HBV的基因组是已知DNA病毒中最小的,仅含3200bp,组成独特的带有部分带有单链区的双链DNA环状模式。
 
u长链为负链(L-),几乎形成完整的环,其5’末端有蛋白与之共价相连。
 
u短链为正链(S+),长度因毒株的不同变化较大。期5’端有一段戴帽的寡核苷酸与之相连。
 
u长链和短链的5’端的位置是固定的,短链可长可短。尽管短链3’端的长度有不同,但通过正负链的5’端的粘性末端互补,使HBV基因组DNA形成部分环形结构。
 
u短链和长链的5′端的互补区两侧构成同向重复,分别称为DR1(负链5端)和DR2(正链5端)。
 
HBV的基因组高度压缩重复利用。HBV的DNA长链含有4开放阅读框(或开放读码框架,openreadingframe,ORF)(S/C/P/X)
 
uSORF及其编码蛋白:SORF由S、pre-S1和pre-S2区组成,编码含有包膜主要表面蛋白即HBsAg,是HBV感染后的第一个血清学标志
 
uCORF及其编码蛋白:CORF编码HBcAg和HBeAg。HBcAg是HBV的结构蛋白,是核衣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技术无法在血清中检测到。HBeAg不是HBV的结构蛋白,不是病毒复制所必须,不插入病毒颗粒表面,而是分泌到细胞外进入血液,HBeAg可以在具有高滴度病毒的病人血清中检出。
 
uPORF及其编码蛋白:PORF是HBV基因组中最长的,除包含了全部的SORF外还有COPF与XORF有部分区域重叠,编码聚合酶。
 
uXORF及其编码蛋白:XORP最小,编码HBx蛋白,通过许多复杂的途径参与细胞的凋亡
 
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分为高流行地区、中等流行地区和低流行地区。1992年以前,我国HBV表面抗原阳性者有1.2亿人,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约9.75%,与东南亚和非洲地区一样属于乙型肝炎高流行区,流行率≥8%;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为低流行地区,流行率<2%。2006年以后,我国的乙型肝炎感染率下降至7.18%,但仍有9300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约2000万为慢性乙肝患者,属于中等偏高的流行国家。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接种与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人群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4.51%和9.51%。估计可能有两千万到三千万的人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年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约有27万。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估计导致每年全球50万至70万人死亡。
 
发病年龄多在青、中年
 
影响学习、工作、婚姻、家庭等
 
肝脏的正常功能受到损害,长期患病
 
生活质量下降,寿命缩短
 
长期的医疗费用负担:缺乏认识,滥用药物不恰当的治疗引起药物和钱财的巨大浪费。社会总体医疗费用增加。
 
治疗目标
 
1、慢性肝炎
 
我国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2007年《乙型肝炎指南》指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目标是持续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病,最终目标是预防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癌(HCC)。
 
美国Keeffe等2008年《慢性HBV感染治疗流程》中表述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目标:消除或明显抑制HBV复制,预防肝病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HCC及最终导致的死亡或肝移植。
 
2008年亚太地区肝脏研究学会(APASL)《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指南》定义的治疗目标分主要目标、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主要目标是消除或永久地抑制HBV,从而降低致病性和传染性,阻止或减少肝脏的炎症坏死。在临床上,治疗近期目标是确保HBVDNA被持续抑制,ALT复常,预防发生失代偿(初始应答);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减少肝脏炎症坏死和肝纤维化(维持和持续应答)。治疗最终远期目标是预防肝失代偿,减少或预防进展为肝硬化和(或)HCC,延长生存期(持久应答)。
 
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2009年《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治指南》: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是,阻止疾病向肝硬化、失代偿性肝硬化、终末期肝病、肝癌、死亡的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我国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2、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与慢性肝炎基本相同,治疗目标是延缓和降低肝功能失代偿和HCC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3、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治疗目标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以延缓或减少肝移植的需求,抗病毒治疗只能延缓疾病进展,但本身不能改变终末期肝硬化的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