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呼吸道感染,诺如病毒感染,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季节性腹泻的患儿急剧增多。今天有请金伟育儿中心王伟院长与家长朋友们,共同来了解有关儿童“流感”的相关知识。即儿童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在经历了2009年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后,为进一步加强流感临床防治并做好相应准备工作,2011年我国卫生部刊发了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但其中涉及儿童流感的内容较少且不集中。而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以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儿童流感的诊断及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组织了我国流感防治研究领域的病原学、流行性学、实验室诊断、临床、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专家,在总结既往流感诊疗方案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制定了适合我国儿科临床使用的《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年版》,以提高对儿童流感的诊断防治水平,减轻流感对儿童健康及社会造成的危害。
流感流行的历史
1889年以来有详细记载的流感大流行共有6次,分别为1889年俄罗斯流感、[A(H2N2)或A(H3N2)亚型]、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A(H1N1)],1957~1958年亚洲流感[A(H2N2)],1968~1968年香港流感[A(H3N2)],1977年俄罗斯流感[A(H1N1)]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A(H1N1)pdm09]?[8]。流感病毒极易发生重组和变异,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流行。
流感在温带地区呈现每年冬春季高发的季节性,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在亚洲,流感的季节性呈高度多样化,既有半年或全年周期性流行,也有全年循环[9-12]。我国A型流感的年度周期性随纬度增加而增加,且呈多样化的空间模式和季节性的特征(图2):北方(图2蓝色区域),呈冬季流行模式,每年1-2月份单一年度高峰;最南方(图2红色区域)每年4-6月份单一年度高峰;中间区域(图2黄色区域)呈每年1-2月份和6-8月份的双周期高峰。而B型流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呈单一冬季高发[13]。这为我国将来分区域确定流感疫苗免疫接种的最佳时机提供了证据。
传染源、传播途径
患者和隐形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常见潜伏期1~4天(平均2天)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一般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24~48小时即可排除病毒,排毒量在感染后0.5~1天显著增加,患者感染不同毒株的排毒时间也会有差异。
住院的成人患者可在发病后持续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排毒,排毒量也更大[15]。低龄儿童发病时的排毒量与成人相同,但排毒时间更长[16]。与成人相比,婴幼儿病例中,长期排毒很常见(1~3周)。HIV感染等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患儿的病毒清除能力更差,排毒时间更长[14,17]。儿童在流感的流行和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经常将流感病毒传给家庭成员,或作为传染源带入学校和社区[18,19]。
高危人群
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特定慢性病患者是高危人群,其患流感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较高[20,21]。流感所知儿童死亡多见于存在基础疾病患儿[22,24],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发育异常、神经肌肉疾病)、肺部疾病(如哮喘)、心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染色体病或基因缺陷病、肿瘤、糖尿病等。但是约三分之一死亡病例没有基础疾病,这部分儿童多<5岁,多死于起病后7天内,特别是3天内。
儿童流感的疾病负担
人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但流行季节儿童的感染率和发病率通常最高,随年龄的增长而略有下降。大量证据表明,流感是导致儿童就诊和住院的重要原因。据估计,每年约有10~15%的儿童因流感而需就诊[25,26]。门急诊就诊的儿童流感样病例或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病例中流感检测阳性率为3.2~25.8%[27-32],住院儿童ARI或严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流感检测阳性率为1.4~35.4%[33-38]。<5岁的儿童感染流感后并发重症疾病的风险较高,流感相关疾病住院率可达921/10万人年;通常<2岁儿童的流感住院率最高[38-40]。在流感季节,可有超过40%的学龄儿童及30%的学龄儿童罹患流感。流感流行还可以引起大量学龄儿童缺课和父母缺勤、导致较高的超额死亡率(流感超额死亡率是指流行期的流感相关疾病死亡率与非流行期死亡率的差值)、并可能造成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41-43]。
临床表现
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流感,多突然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少部分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儿童消化道症状多于成人。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新生儿流感少见,但如患流感易合并肺炎,常有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在儿童,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较成人常见。大多数无并发症的流感患儿症状在3~7天后缓解,但咳嗽和体力恢复常需1~2周[7,44,45]。
重症患儿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肺炎,体温经常持续39℃以上,呼吸困难,伴有顽固性低氧血症,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脏停搏、肾功能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其首要死亡原因是呼吸系统并发症。合并细菌感染增加流感病死率。常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其他链球菌属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