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饮食与养生 > 列表
  • 基层医生收藏的60个诊断经验2021-09-23 10:22:03

    这60个常见的病例诊断,大家好好收起来! 1、低热、咳嗽超过7天,应排除肺结核、支原体肺炎。 2、突然寒战、高热,伴有呼吸道证状,要考虑细菌性肺炎。 3、胸痛而无胸膜摩擦音,要注意检查有无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等。- 4、咯大量脓性臭痰,要想...

  • 中医如何看待素食 《黄帝内经》告诉你2021-09-23 10:20:12

    随着素食日益普及,人们逐渐知道素食对健康的好处,不过这方面的资讯大都来自西方营养学的知识,现在从中国传统医学的角度来探讨: 人应该吃什么? 《黄帝内经》应该说是较为支持素食的。在《素问藏气法时论》有一段话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

  • 人应该吃什么 再来看看吃肉有什么问题2021-09-23 10:18:12

    随着素食日益普及,人们逐渐知道素食对健康的好处,不过这方面的资讯大都来自西方营养学的知识,现在从中国传统医学的角度来探讨: 人应该吃什么? 《黄帝内经》应该说是较为支持素食的。在《素问藏气法时论》有一段话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

  • 针灸疗法大总结 临证经验2021-09-23 09:19:50

    《世医得效方》中,灸法治疗占了针灸部分的十分之九。他受《肘后》、《千金》的影响较大,对阴证、阳证、寒证、热证,多采用灸法。灸治常根据病证和部位而用艾炷灸,艾炷有竹筋大、麦粒大、绿豆大、雀粪大等,并指出大小以意斟量。 所灸壮数并不多,多数为7...

  • 针灸103方穴位 治病立竿见影!2021-09-23 09:17:35

    1、救命穴人中 2、万能穴合谷 3、长寿穴足三里 4、消气穴太冲 5、强胃穴足三里 6、腰痛穴飞扬 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 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 9、补肾穴太溪 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 11、补血穴血海 12、止咳穴极泉、尺泽 13、皮肤病穴曲池 14、消炎穴商丘...

  • 白扁豆的功效及作用 《名医别录》2021-09-23 09:15:02

    白扁豆Baibiandou 《名医别录》 为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lablabL.)的成熟种子。主产于江苏、河南、安徽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能:甘,微温。归脾、胃经。 功效:补脾和中,化湿。 应用 1.脾气虚证。 本品能补气以健脾,兼能化湿...

  • 喝粥吃面条 到底是养胃还是伤胃?2021-09-23 09:13:05

    据世界卫生组织胃病情况统计:胃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 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很多人一旦胃不舒服,就想靠吃点什么来把胃养好。甚至,自己总结了一套养胃食物大全:白粥、小米粥、面条、南瓜、山药吃了这么多养胃食物,菜菜想问:这些食物真的养胃吗...

  • 治疗中风病必学的10首续命汤2021-09-23 09:10:43

    续命汤被唐宋医家奉为治风的准绳,在唐宋以前辨治真中风,主要就是用这些续命汤来加减化裁,治愈率是很高的。本文作者总结了共10首续命汤,对于我们探索中风病的治疗,很有意义。 续命汤是古代治风的准绳,今总结共有10首 作者/毛进军 一、续命汤是古代治风...

  • 你需要熟背的中药性能歌诀2021-09-23 09:08:31

    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甘温,生血补...

  • 中华“九大仙草”排行榜 你知道多少?2021-09-23 09:05:53

    说起仙草,或许大家只知道有何首乌,灵芝这些东西,其中中华历史上有九大仙草。九大仙草名出唐开元年间的道家经典《道藏》,它把: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深山野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苁蓉并称为中华九大仙草。 第一:...

  • 首页
  • 上一页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下一页
  • 末页
  • 324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