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2-09-12 09:52浏览:
次
由于造口改变了排便途径,患者往往产生恐惧,绝望,紧张等心理,还有许多患者惧怕造口带来的麻烦而拒绝手术,因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因此,做好直肠癌造口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和指导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肠癌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width="400" height="300"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501/390942237-20150129171952189.jpg" />
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不同患者心理进行必要的心理沟通,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讲述造口对直肠癌患者的重要性和相关解剖生理知识,努力减轻造口对患者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压力,悲观和绝望心理。充分让患者认识到此手术只是排便通道的改变,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
用安慰和善解人意的语言同情和支持患者,得到患者的配合和理解,树立其信心,在患者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
2术后专科常规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各种导管引流情况。
3造口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
造口周围皮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由于排泄物的刺激和细菌感染,造瘘袋的粘贴引起。主要表现为造口周围皮肤发红,皮疹,糜烂。预防的办法为更换造口袋时用温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并涂抹氧化锌软膏。
造口坏死:主要是做造口肠管血运差或缝扎了残端肠管系膜的血管所致,预防此类并发症除了手术中细致操作外,术后72小时内及时观察造口肠粘膜血运非常重要,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造口凹陷:由于肠管游离不充分,拉出时张力过大,加之腹壁缝合固定不牢固,当病人体位变更时,易致造口凹陷,一旦发生,应立即手术,重新造口。
造口狭窄:主要是腹壁切口小和造口周围感染愈合后瘢痕收缩所致,为预防须定时扩瘘。术后2周开始,每周1至2次,使造口内径保持2.5cm为宜,已发生狭窄者,每天扩瘘,先从小指开始扩瘘可持续到术后半年。
造口周围感染:多由于术前肠道准备不充分,术后短时间内有大便溢出,污染创面或肠管与皮肤缝合不严,导致造口周围皮下感染,多数经抗感染治疗后减轻。若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
4造口袋的选择和使用:造口袋的选择需根据造口的位置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综合考虑,简便一件式为一次性使用即弃用,方便不需要经常清洗便袋。但过度频繁更换造口袋可增加损伤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因此,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造口袋。
5出院指导
饮食指导:一般来讲,造口患者可按照个人习惯注意均衡饮食,少量多餐,温和较软饮食,避免油炸食物。忌食产气或气味较大的食物,如:洋葱,大蒜等。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重体力活动,减轻腹腔压力。
生活指导:积极参加户外活动,规律生活,保持乐观心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有意识控制排便是指造口者在思想上强化形成定时排便的意识,并有一定的辅助行为。例如:让造口者在每天清晨起床后强化要排便的意识,并自右下腹结肠走行转向造口进行反复腹部按摩。久而久之则形成定时排便和结肠规律性蠕动。这样就有利于形成定时排便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