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心律异常盯上了年轻人 如何应对看这里!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1-12-14 08:26浏览:

近些年来,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在临床呈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心血管病人群日益庞大,像冠心病患者我国目前有7000万、高血压人群超过了2亿、心率衰竭者也有500万,这些患者本身就容易诱发心律失常,这些属于器质性原因,还有则是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增大,年轻白领也可以发生心律失常,但本身没有器质性毛病存在。

不久前,一项针对上海十万余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调查显示,心律失常已成为年轻白领们最主要的心脏问题。这项研究显示,在21~30岁年龄段的患者中,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远超其他心脏疾病的检出率而位居第一,这一年龄段的心律失常人群量高达总心律失常患者量的19%。

01为何年轻人也爱发心律失常呢?

都市的高强度工作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确实是重要诱因。现在的工作环境,对于白领们而言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长期期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哪怕没有愤怒、生气等极端情绪出现,也一样会让心脏负累重重,诱发心律失常。年轻白领日复一日地过着劳累的生活,意味着其体质、心理、免疫力、内分泌功能都在缓慢下降,如果还有饮酒、吸烟、熬夜等不良行为,则会促使心跳不稳定,出现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

不少人常觉得心慌手抖,一些人经心电图检查后,被确诊为心律失常。这类型的心律失常是因心跳突然急剧加快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心慌、心跳等。在这类较为单纯的非器质性心律失常发生前,病人往往没有任何先兆。

02心律失常应做哪些检查?

由于很多患者心律失常的现象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有,而是以阵发性的情况居多,因此单纯靠心电图检查,有时无法捕捉到紊乱的心率,无法确诊心律失常,故而患者需要做24~48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长程Holter、心电监测等检查,这些检查能大幅度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用大象随心宝,可以随时随地监测心电!

必要时,患者还可以做电生理检查,可诱发出心律失常。另外,患者有时还需做心脏超声、冠脉CT、冠脉造影、心脏磁共振、运动平板试验等检查,以便于鉴别心律失常发生的病因,进而有效治疗。

03年轻人出现心律异常怎么办?

年轻人罹患的心律失常往往是没有器质性病变的良性心律失常,而且大多都是一过性的,一般不需要用药治疗,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说,对心律失常的预防胜于治疗。虽然此类非器质性心律失常往往是‘一过性’,不需用药,年轻人如果出现了心律失常的表现,也要到医院看一下。如果症状较重、病人十分难受,还是可辅助用药,而且如果反复多次发作,也要警惕疾病对身体的损害加重。

调整生活节奏是关键!

首先要保证生活规律,避免工作过度劳累,尽量不要熬夜加班,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

其次要保持心态的平和,情绪的稳定,要学会自我解压;

再次不要暴饮暴食,要科学合理规律地安排自己的饮食,不抽烟不喝酒;最后要注意加强运动锻炼,增强体质。

症状严重的患者要积极治

年轻人心律异常大多是良性的,但是也有一些年轻患者症状比较严重,而且一些恶性的心律失常是导致年轻人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醒广大年轻人,一旦突然出现胸闷、气短、眩晕、心悸等症状,一定要给予足够重视,及时就医诊治,病情严重的患者要遵医嘱积极服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