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如何界定瓣膜性与非瓣膜性房颤?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7-01 11:34浏览:

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栓塞风险高低不等,抗凝治疗甚至比节律管理更为重要。在决定其抗凝治疗策略时,总是首先将房颤分为『瓣膜性房颤』和『非瓣膜性房颤』,前者直接选择华法林,后者则需要计算栓塞风险,并给于不同的抗栓药物及方案。

临床医生对『瓣膜性房颤』的定义,往往会感到模棱两可。例如,除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患者外,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主动脉瓣狭窄、三尖瓣反流、生物瓣置换术后的房颤患者,是否应属于『瓣膜性房颤』?

一项对500多名意大利医生进行的网上调查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他们均参与对房颤患者的抗凝处方。但只有57.1%的心脏病专家和67.9%的内科医生,同意现有的『非瓣膜性房颤』的定义(例如从指南中)是足够清楚的。

您认为『瓣膜性房颤』的定义是否清楚,本文将通过回顾历史资料,试图理清『瓣膜性房颤』的来龙去脉,欢迎留言互动,欢迎转发交流。

实际上,『瓣膜性房颤』并非是一个从病理学层面进行的诊断,而是一个结合了病理生理特点的临床分类。

几乎所有比较VKA和NOAC的临床试验,都排除了所谓的『瓣膜性房颤』患者,即血栓栓塞风险特别高的患者,例如伴有房颤伴二尖瓣狭窄或有机械瓣膜的人群。

不让这些患者参加试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血栓栓塞的发病机制,与其他类型的AF大不相同。然而,在不同的NOAC试验中,它们所定义的『瓣膜性房颤』的人群并不完全一致,这会导致了理解和治疗上的混乱。

即使没有房颤,瓣膜性心脏病也会导致血栓栓塞事件。在合并AF存在的情况下,这一风险明显放大。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和机械瓣膜,一直以其血栓栓塞的高风险而闻名。因此,在所有NOAC的房颤试验中,中/重度二尖瓣狭窄和机械瓣都是排除标准。然而,对于其他形式的瓣膜疾病中血栓栓塞的风险,以及与没有这些特殊瓣膜问题的房颤患者相比,这种风险有多大的不确定性,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据估计,在术前和抗凝治疗阶段,二尖瓣狭窄占全身栓塞死亡的25%。80%的二尖瓣狭窄和全身栓塞患者心电图显示房颤。栓塞事件的三分之一发生在房颤发生后1个月内,三分之二发生在1年内。

栓塞的发生与二尖瓣口的大小,甚至心脏衰竭症状的存在或无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栓塞可能是二尖瓣狭窄的第一表现,也可以发生在轻度二尖瓣狭窄患者,甚至在发生呼吸困难之前。但二尖瓣狭窄不合并房颤栓塞史,是否有更高的栓塞风险尚有争议,这导致了指南中关于此类患者口服抗凝药物的推荐级别很低。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重度自发显影

在另一个极端,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的患者,在经历过栓塞事件后,其复发率为每100个患者每月15-40次,这是AF血栓栓塞率最高的一类人群。虽然没有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但基于回顾性研究显示,这类患者抗凝治疗可以降低4至15倍的栓塞事件的发生率。

左心房重度自发显影合并左心房血栓

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的血栓形成,应该与左心房的血流瘀滞有关。这些患者从来没有进行过专门的随机对照实验,所以没有证据和理由全盘否定其他抗凝药的疗效。但在指南和临床实践中,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尤其是中重度的狭窄,划分到『瓣膜性房颤』是没有争议。

二尖瓣反流发生机制各不相同,其血栓栓塞发生率并不一致。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几乎总是伴随着某种程度的二尖瓣反流,但与单纯二尖瓣狭窄相比,合并反流者的是栓塞风险更低,反流越严重,栓塞风险也就越低。

这是由于二尖瓣反流的发生本身并不会增加房颤发生中风的风险,而且可能是有保护性的:高速的二尖瓣反流,会缓解心房内的血流瘀滞。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的一些研究也显示。瓣膜反流者心房内自发显影的发生率低于单纯狭窄者。即便如此,临床中也应该按照『瓣膜性房颤』进行抗凝管理。

在非风湿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如二尖瓣脱垂、心内膜炎,腱索或乳头肌功能障碍以及瓣环扩大)中,情形可能有所不同。在这些患者中,年龄是卒中风险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而二尖瓣反流对脑卒中有保护作用,特别是在左心房增大的患者中。

不同机制的二尖瓣反流

有关轻度二尖瓣反流对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影响的资料很少。不合并有风心病的患者,不列入『瓣膜性房颤』的范畴。

二尖瓣脱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瓣膜关闭不全,早年的一些研究证据表明,它和中风有关联,但Framinghan等后续的一些大型研究都显示了相反的结论。

二尖瓣脱垂可能并发房颤,可能有左心房扩张和左室扩大,这取决于二尖瓣反流的存在和严重程度。但是,但二者合并存在是否会增加卒中的风险,这还不清楚。

尽管主动脉瓣狭窄是当今常见的瓣膜病,且常与房颤同时存在。但在文献中还没有关于AF伴主动脉瓣狭窄的血栓栓塞的不同风险的报道,主动脉关闭不全也是如此。

慢性心力衰竭时房颤会增加二、三尖瓣反流。但在文献中,没有证据表明,三尖瓣功能不全在合并房颤时增加血栓栓塞的发生率。

因此,除二尖瓣狭窄外,其他合并房颤的瓣膜性心脏病,似乎都不会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也不会成为额外的危险因素。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个特例。

虽然HCM不是一种瓣膜性心脏病,但作为主动脉瓣狭窄的鉴别诊断。此类患者报道的血栓栓塞率,明显高于非房颤人群。因此,指南中,多将HCM合并AF列为『瓣膜性房颤』的等危症,建议直接给于华法林治疗。

但查阅文献,我们始终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理由,也没有从结果数据中得到任何证据,来解释为什么HCM患者被排除在NOAC的试验之外。

人工机械瓣的血栓栓塞的风险增加,需要使用VKA进行慢性长期治疗。机械瓣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的发病机制多种多样。血栓可能发生在瓣膜上,也可以发生在左心耳前者主要成分可能是血小板血栓,而后者可能主要是纤维蛋白。

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不同,人们强烈希望在机械瓣的人群中,NOAC能成为VKA的一个有价值的替代方案,所以进行了一些探索。然而,由于实验组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都过多,达比加群的这一研究被提前终止。

这一研究结果,可能需要从药物作用机制层面进行解释。对于机械性心脏瓣膜患者,手术过程中组织因子的释放,所引起的凝血激活和凝血酶生成,可能部分地解释了早期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高风险。此外,血液暴露于瓣膜小叶、阀杆和缝纫环的人工表面,可引发凝血酶的产生,从而导致凝血接触通路的激活。一旦缝纫环内皮化完成,血栓形成风险就会下降。

二尖瓣机械瓣合并血栓形成

VKA在抑制凝血激活方面可能比达比加群更有效,因为它不仅可以抑制凝血因子VII、IX因子的合成,还可以抑制凝血共同途径中因子X和凝血酶的合成。而达比加群只是凝血酶抑制剂。如果接触激活凝血猛烈,机体所产生的凝血酶可能压倒药物作用,进而导致瓣膜表面血栓形成和外周栓塞。

因此,华法林仍然是机械瓣置换术患者口服抗凝治疗的唯一选择。

通常认为,生物瓣比机械瓣膜的血栓发生率低。但在心脏输出量低和瓣膜结构退行性变时,会瓣膜血栓形成的风险。虽然人们承认生物瓣患者可以避免终生抗凝,但在缝纫环表面内皮化完成前,抗血栓治疗仍然存在争议。

人工生物瓣,缝纫环处可能形成血栓

尽管缺乏确凿的证据,也没有任何长期的研究,目前ACC/AHA指南建议,对没有房颤等栓塞危险因素的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生物瓣患者,只服用阿司匹林。然而,对于合并有房颤的生物瓣患者,建议长期接受VKA抗凝治疗,控制INR目标值在2.5。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开展的越来越多,目前尚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最佳的抗血栓治疗方案。尽管缺乏证据,但目前多在TAVI后早期使用是双联抗血小板,然后改为单用阿司匹林,从NOAC的试验来看,这类患者尚没有适应症。

伴随生物瓣植入的房颤患者,术后三年的血栓栓塞的发生率高达16%,应该进行积极的华法林抗凝治疗。

二尖瓣修复术的患者患血栓栓塞的风险很小,只建议在术后3-6个月进行口服抗凝治疗。然而,华法林疗效的资料非常有限。多变量分析表明,心房颤动并没有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年龄是这类患者血栓栓塞的唯一预测因素,但所有合并房颤患者均需要考虑口服抗凝。

目前尚不清楚,合并房颤的生物瓣患者及心脏瓣膜修复患者,和单纯的『非瓣膜性房颤』有足够的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实际病例进行进行决策,并避免使用NOAC。

以上是根据病理生理学,对『瓣膜性房颤』进行的讨论,而近年来心房颤动血栓预防试验中,『瓣膜性房颤』的定义也各不相同,见下表。

不同研究中「瓣膜性房颤」定义(点击可查看大图)

因为不同研究对这一术语的定义不同,所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房颤指南中,『瓣膜性房颤』的定义也各不相同。早在2012年ESC更新其房颤指南时,就承认将房颤划分为『瓣膜』或『非瓣膜』两大类虽然有一定传统,但这些术语没有令人满意或统一的定义。

综上所述,『瓣膜性房颤』定义定义和人群划分有一定争议,但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患者没有争议。

其他瓣膜性心脏病,如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不会导致左心房血流速度降低,也不会明显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不应该列入『瓣膜性房颤』的范畴。

肥厚性心肌病有可能增加房颤及血栓栓塞的风险。虽然,目前建议其按『瓣膜性房颤』的抗凝方案进行治疗。但没有数据显示NOAC在这类人群中疗效更差。

在生物瓣或接受瓣膜修复术的患者,如果合并AF,其血栓栓塞的风险,与常见的『非瓣膜性房颤』并无实质区别。但是,根据NOAC的试验结果,没有证据表明其与华法林相比有不同的疗效或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