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0-07-01 10:04浏览:
次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当人类生命在母体胚胎里孕育时,心脏就夜以继日地开始工作了,一旦心脏出现了问题,而且不及时救治,那后果就真的很严重了!
生活中这7件事可能摧毁心脏
用力排便
对心脏病人来说,便秘是诱发心肌梗塞非常危险的因素。便秘患者排便时,用力过大会引起腹压升高、血压升高,心率也会加快,从而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冠脉内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导致心肌梗塞,因此容易引发心肌梗死。
因此,老年人、习惯久坐者、高血压患者以及有心脏病史的人,都应避免突然发力。平时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大便干结,必要时用点开塞露等辅助药物,大便时尽量少用力。
大量饮酒
对于心脏病人来说,大量饮酒,会引发心肌梗塞。酒精会引起大脑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并可诱使心律失常。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者来说则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急性心肌梗死。而且,小酌有益健康也是错误的!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
心情抑郁
心情抑郁可不是小问题,真的也会“伤心”!悲伤情绪无法排解时,交感神经系统会分泌出大量激素,使心跳加速、动脉收缩,降低心脏泵血功能,进而引起如心痛、气短和休克等症状。建议保持心态平衡,切忌过喜过悲。
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也是诱发心脏病发作的一个原因!人在过量进餐后,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脏负担。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摄入太多脂肪,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塞。
吸烟或被动吸烟
即使对于没有基础冠心病的人,吸烟也可能导致血管痉挛及心梗。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随烟雾进入血液后可引起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痉挛,进而引发心梗。另外,尼古丁还易引起血小板的黏附和闭塞,促使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增大,一旦斑块脱落,就会成为血栓,随时可能堵塞血管危及生命。所以,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请戒烟!
吃的太咸或太甜
对于心脏病人来说,不论是吃的太甜还是吃的太咸,对心脏都有害。太咸,钠摄入多了,会导致血压上升,血浆胆固醇升高,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摄入太甜,则易升血糖,使血三酸甘油脂合成增加,也对心脏不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规定,成人每天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而添加糖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以下,最多不应超过50克。
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也会使心血管病发病率倍增!久坐不动血液循环减缓,时间长了会使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尤其是患有动脉硬化等症的中老年人,久坐血液循环迟缓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和脑血栓形成。建议每坐一小时起来活动10分钟。
关注心脏“脆弱”的五个时刻
1、黎明时分
此时是脑中风、心梗的高发时刻。由于清晨体内缺乏水分,导致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强,再加上脉搏、心率减慢,很容易形成血栓。建议:清晨起床后要喝一杯温开水,排便时避免用力屏气,早餐少吃油腻和过咸食品,不做剧烈运动。血压高的人最好此时服降压药,防止血压波动。
2、上午9—11时
心脏活动会达到顶点,容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建议:心脏不好的人避免情绪波动,做重要演说前要服药。
3、午饭后
饮食会造成血压、血糖波动,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血压下降幅度比年轻人大,从而导致血流减慢,血管淤血,诱发血栓形成。建议:午餐不宜过饱;饭后打个小盹,半个小时最佳;起床时躺一会儿,不宜过急过猛。
4、下午3时以后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下午运动对睡眠帮助最大,到了晚上10时,身体和大脑容易进入较为疲劳的状态,使人快速入睡。建议:做些快走、健身、游泳等运动。
5、晚上9—11点
这时是免疫系统调节的关键时刻,如果在此时段暴饮暴食、情绪过于激动,时间久了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
建议:读书或听音乐,完全放松身心,进入睡眠的准备状态。由于人体肝脏合成胆固醇在晚上表现得最活跃,此时服降脂药效果更好。
养成还习惯,降低心脏风险
每天吃够5份果蔬
想护好心脏,蔬果摄入要够量。每人每天应进食250~400克的蔬果,大概是两份水果及三份蔬菜。一份水果约等于一个中型水果,如橙子、苹果;一碗未经烹饪的叶菜则可以算作一份蔬菜。
花椰菜、菠菜、芹菜等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胡萝卜、西红柿、红薯等富含胡萝卜素,有助于缓解动脉硬化;蓝莓、蔓越莓、黑莓和草莓等浆果的抗氧化成分含量最高,而且血糖指数相对较低,多吃一些可降低血栓及心脏病危险。
坚持30分钟运动
要护心,必须“动”起来。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都是很好的呵护心脏的运动,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快走,随时随地都能动起来。建议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长期坚持身体就会出现质的改变。
每周看电视不超7小时
久坐不动可能带来很多种疾病,比如会使血液循环减慢,心脏工作量减少,久而久之,造成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通常,导致人们多坐少动的主要原因就是长时间使用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研究发现,看电视1小时,可使心脏病死亡风险上升7%;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的人,心脏病风险高达28%。
体重指数控制在18~25
超重会加重心脏负担,还可能导致心肌肥大,甚至引发心肌病等后果,且肥胖情况越早出现,对心脏的伤害越大。
如体重超标情况一直得不到改善,心脏受损情况会更严重。成年人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应保持在18.5~24.9之间;25~29.9为超重;大于或等于30属于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