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消化疾病 > 文章内容

烧虫病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3-08-23 08:44浏览:

烧虫病

 

人是蛲虫惟一宿主,蛲虫感染者是蛲虫病的惟一传染源。传染方式有自身及异体感染两种。自身感染系雌虫于夜间爬行肛门,在周围皮肤上产卵,引起奇痒,小儿用手指瘙痒而沾染虫卵。在进食或吮吸时吞入虫孵。虫孵在胃及十二指肠开始孵化成蚴虫,最后在小肠下段及大肠内发育为成虫。若虫孵在肛门口孵化,幼虫可爬进肛门,侵入大肠,引起逆行感染,这两种自身感染方式使感染加重,迁延不愈,异体感染是通过被污染虫卵的食物、玩具经口感染,也可经口鼻、吸入飞扬的虫卵再咽下而感染,这是造成集体和家庭间传播的主要方式。 
1.一般治疗及护理
患儿须穿满裆裤,防止手指接触肛门,每天早晨用肥皂温水清洗肛门周围皮肤;换下的内衣内裤应予蒸煮或开水浸泡后日晒杀虫,连续10天。蛲虫寿命较短,如能防止重复感染,则有自愈可能。如不注意预防,则药物驱虫治疗后仍可再感染。故本病必须采取预防与药物驱虫相结合,才能根治。 
2.药物治疗
(1)甲苯达唑口服效果最佳。 
(2)恩波吡维铵口服,7天后再服1次。药片不可咬碎。必要时可在2周后重复治疗。服药后1~2天粪便会染成红色。 
(3)噻嘧啶(抗虫灵)口服,连服3天,疗效很好。 
(4)苄酚宁(商品名扑蛲灵)为了防止复发,间隔14日后再服一剂,疗效佳,副作用少,偶有恶心、呕吐反应。 
(5)噻乙吡啶有显著驱蛲效果。 
3.局部治疗
肛门瘙痒或有湿疹,可每晚睡前洗净局部,用10%鹤虱油膏或2%氧化氨基汞软膏涂布,可杀虫止痒,直到痊愈为止。
1.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多无明显变化。 
2.粪便检查
粪便检查蛲虫卵的阳性率较低,直接涂片阳性率仅为1%~2%,浓缩镜检阳性率为5%。 
3.肛周检查成虫
因蛲虫有夜间爬出肛门外产卵的特性,故在儿童入唾后1~3h内观察肛周皮肤皱襞、会阴或女阴等处可发现成虫或雌虫。此法不仅准确率高,而且方便简单、易于普及。 
4.肛周检查
虫卵刮取、擦取或黏取肛周皱襞污物镜检,一次检出虫卵为50%左右,三次检出率达90%以上。肛周查虫卵有下列几种方法: 
(1)甘油棉拭涂片法 先将棉拭子置于消毒的生理盐水中备用。棉拭拧干后擦拭患者肛门周围,然后在滴50%甘油的载玻片上混匀并镜检。 
(2)沉淀法 准备方法同前。将擦拭过肛周的棉拭子插入盛有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充分振荡使虫卵洗入生理盐水中,沉淀后取沉渣镜检。 
(3)棉拭漂浮法 准备方法同前。将擦拭过的棉拭子放入饱和生理盐水中,然后使虫卵漂浮再行镜检。 
(4)胶黏拭法 把涂胶液的玻璃纸剪成小纸条,然后粘附于洁净的载玻片上备用。撕下玻璃纸条,将有胶的一面粘于患者肛周,再将玻璃纸取下仍粘回原玻片进行检查。 

肛门周围或会阴部经常奇痒,患儿夜间烦躁不安时,应注意有蛲虫病的可能,若能查到虫体、虫卵即可确诊蛲虫病。诊断蛲虫病常采用透明胶纸拭子法或棉签拭子法,于清晨解便前或洗澡前检查肛周。此法操作简便,检出率高。若检出。虫卵即可确诊。 

 

 

本病大多数仅有轻度腹痛,如疼痛剧烈,腹肌紧张者,应立即去医院就诊,排除因蛲虫所引起的阑尾炎、腹膜炎或其他急腹症。蛲虫引起会阴部皮肤瘙痒,与会阴真菌感染、过敏及湿疹所致症状相似;蛲虫性泌尿道炎症与一般泌尿道感染临床表现相似,均应注意区别。结合年龄、发病特征和局部体征,临床诊断多无困难。肛周查见蛲虫或虫卵是鉴别诊断的直接证据。
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蛲虫的前列腺炎、坐骨直肠窝脓肿、尿道炎、皮下结节。异位寄生所引起的异位性损害,如:阴道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也可侵入阑尾发生阑尾炎,甚止发生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