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临床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病症,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而我国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人数庞大。及时规范的检测HBV的抗原和抗体,有助于特异性诊断以及判断病程、疗效、预后和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目前检测的HBV特异血清标志物主要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简称乙肝五项或乙肝两对半。
近期后台有多名患者咨询,遇到HBsAg、HBsAb同时阳性的检测报告,很疑惑:
为什么明明有抗体,还会感染乙肝?
对此,济南中医肝病医院医生对HBsAg、HBsAb同时出现阳性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列出几条答案供大家参考。
了解HBsAg“亚型”的存在
HBsAg可分为10个亚型,除了有一个共同抗原决定簇a,还有2组相互排斥的亚抗决定簇,即d和y,w和r。一般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只分为:
4个主要亚型,即adw,adr,ayw和ayr。
随着HBV的传播、乙肝疫苗的广泛应用,人体被动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增强了病毒的免疫压力,耐药突变株也不断出现,病毒不断变异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逐渐选择出可继续复制的变异种,变异毒种能复制,成为免疫逃避变异株。
HBsAg、HBsAb咋就共存了?
原因一:输入人体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或乙型肝炎疫苗产生的HBsAb缺乏对变异毒株的中和特异性,使变异株不能被HBsAb所中和,因而在正常抗体应答的情况下,变异株仍能复制,疫苗产生的抗体可不干扰变异株HBsAg,从而出现HBsAg、HBsAb共存情况。
原因二:曾有报道表明,干扰素诱导会出现相应的变异型HBsAb,但是抗原仍以原型株为主,变异型HBsAb不能中和原型株,故二者得以共存。
原因三:HBV病人处于血清转换期,即HBsAg消失的同时HBsAb出现,这是临床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最终目标。
原因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病毒长期处于细胞的免疫压力下可能在体内或细胞免疫表位区发生变异,当变异毒株数量超过原型毒株的时候,原型毒株的HBsAb和变异株的HBsAg就出现共存现象。
原因五:不同亚型的再次感染也是二者共存的一个原因,不同的亚型无法100%提供交叉保护性免疫,就可能出现其他亚型抗体和原亚型抗原共存的现象,即HBsAg、HBsAb共存情况。
如何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
对于个体而言,原因一到原因四,我们很难避免,但是对于原因五,我们是可以有选择性的:
乙肝病毒流行株亚型具有地理分布特征,接种针对长居地流行株亚型研制的乙肝疫苗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得到更好的保护,而我国乙肝病毒主要流行株亚型是adr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