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消化疾病 > 文章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都一样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0-20 09:39浏览:

 医学上,把肝功能正常但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称为“慢性乙型肝病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占我国人口的8%左右。在平时的门诊接待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携带者对乙肝病毒携带状态缺乏正确认识,存在很多误区。在了解这些常见的认识误区之前,小编先带大家了解一下“乙肝携带者”的分类。
 
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乙肝携带者”有如下分类:
 
1慢性HBV携带者
 
血清HBsAg和HBV-DNA阳性,HBeAg或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2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DNA检测不到或低于最低检测限,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
 
对血清HBV-DNA阳性的慢性HBV携带者,应动员其做肝穿刺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诊和进行相应治疗;而对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可以暂时不治疗,但应注意定期复查。
 
除此之外,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走出哪些认识误区?
 
01误把乙型肝病标志物(即“两对半”)阳性者当作乙型肝病患者。事实上,有些携带者肝功正常,肝脏的功能状态与健康人一样,可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
 
02误把标志物转阴当作治疗目的。由于标志物阳性使很多携带者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所以,很多人认为只要HBsAg转阴了,肝病就治好了。其实,乙型肝病标志物阳性只能说明感染了HBV,治疗的真正目的是要将乙肝病毒从体内彻底清除出去,但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03误信广告药品的宣传作用。利用携带者“转阴”心切以及对乙型肝病预后的恐惧心理,有些药品广告大肆宣扬其转阴“奇效”,使不少人上当受骗。药物滥用,不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对携带者误导而造成的身心损害。
 
对于携带者来说,千万不要走入寻求治愈良方妙药的误区。重要的是要建立“保健意识”。慢性HBV携带者中有20%的人发生肝病,这些炎症常十分轻微,无明显肝病表现,易被忽略而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病变长期积累可向较重的慢性肝病发展,所以携带者要对自己的情况进行监测。监测的主要项目是肝功检查,我们要求携带者每3~6个月检查一次。若发现有肝病活动,则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