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消化疾病 > 文章内容

肝硬化有3个典型症状 6大方法逆转肝硬化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0-10 09:18浏览:

 肝硬化的进展往往是“静悄悄”的,
 
很难早期发现。但是,肝硬化进展的时候
 
仍然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只有认识以下
 
一些肝硬化的表现,才能做到对肝硬化的早诊断、早治疗。
 
肝硬化的三个典型症状
 
1眼发黄、皮发黄
 
患者的巩膜(眼白)或皮肤发黄,医学术语称为黄疸。肝硬化患者半数以上可出现这种体征,一般程度较轻。这是由于肝硬化时胆汁不能正常排出,血中胆红素增多所致。若黄疸骤然升高或重新出现,均提示肝细胞有破坏,应引起重视。
 
2蜘蛛痣、肝掌
 
肝硬化患者常在面部、颈、胸、肩、前臂及手背等处出现一些扩张的皮肤小动脉,周围有向四周辐射的树枝样细小分支,形态像一个个小蜘蛛,呈鲜红色,用笔尖、大头针或细棒一端压迫痣的中心点,可使痣及其周围分支消失,这就是蜘蛛痣。这也是由于肝功能减退之故。
 
蜘蛛痣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标志,但并不具有特异性。正常妇女月经期间或妊娠时,约40%也可见蜘蛛痣;另外,饱经风吹日晒、经常饮酒、维生素b缺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及少数健康人也可见到蜘蛛痣。
 
与蜘蛛痣发生机制相同的表现是肝掌,就是指手掌连接大、小拇指的两侧(大、小鱼际)发红,细观有许多红色斑点,有的呈斑块状,红白相间无规律,如局部加压会变苍白,放松后恢复原状。有时患者脚底也有这种改变。因其发红又称“朱砂掌”。
 
3脸消瘦、面黢黑
 
1/3以上患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患者,其面部、眼眶周围皮肤较病前晦暗黝黑,面容消瘦枯萎,脸颊有小血管扩张,口唇干燥,这就是“肝病面容”。这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多所致。
 
这些检查让它现原形
 
肝功能检查对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肝硬化患者应该保持定期检查,以便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治疗。检查的项目包括:肝功能检查、病毒学指标检查、B超检查、肝纤四项、甲胎蛋白检查,必要时还可做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了解肝脏有无纤维化及结缔组织形成。
 
肝硬化最重要的就是要早发现早治疗。一旦检查出肝硬化,一定要积极面对,积极治疗。下面一起来看看,治疗肝硬化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
 
01药物治疗肝硬化
 
在对肝硬化进行药物治疗时,患者要正确地应用养肝保肝药物,来帮助肝功能的恢复。肝硬化治疗要根据病情的需要主要补充多种维生素。
 
2抗纤维化治疗
 
早期肝纤维化是肝脏的一种自我保护,但是时间一长随着肝纤维化数量的增多,就会使肝脏出现肝硬化,这也是肝硬化出现的原因之一。所以防治肝硬化,还要做好肝纤维化的逆转工作。
 
3抗病毒治疗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肝硬化最主要的诱发因素,所以对病毒性肝硬化进行治疗时,尤其要注重抗病毒治疗,一般是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标本兼治。
 
4饮食生活
 
要想对肝硬化治疗取得好的效果,不仅要进行医学治疗,也要辅助生活护理,患者要注重休息,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注意饮食健康和营养的补充,并适当控制部分营养元素的摄入。
 
5病因治疗
 
根据肝硬化的特殊病因给予治疗。比如说酒精性肝病及药物性肝病,应中止饮酒及停用中毒药物。
 
6先进疗法治疗肝硬化
 
促肝细胞再生软肝术就是通过介入的方式,将促肝生长因子直接注入肝脏病灶,药物靶向作用于肝脏,一方面,高于常规数十倍的血药浓度直接作用于病灶,对肝纤维化形成围剿之势,迅速分解肝纤维化;另一方面为肝脏提供营养,改善肝脏供血和微循环,催生新的肝脏细胞,修复肝损伤,恢复肝功能,实现治疗肝硬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