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分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肝癌等多种疾病。如今有些人,谈论肝病立马变色,以为肝病都是会传播,会传染的。实际上并不是,肝病家族中,肝炎属于病毒性肝病,具有传染性,而酒精肝、脂肪肝是由于自身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并不会传染。
肝炎虽然会传染,但是也不需要过度担忧,只要避开肝炎的传播方式,就不用担心疾病找上门了。那么,肝炎是怎么传染的?
1.甲肝:甲肝主要通过粪便传染,在一些水资源被污染,卫生条件叫落后的地区,都可能引起甲肝的流行。甲肝发病到发生到一定程度后即可自愈,无需特殊治疗,患上甲肝也不必过度恐慌。
2.乙型:
(1)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
(2)母婴垂直传播(主要通过分娩时产道血液,哺乳及密切接触,通过胎盘感染者约5%)
(3)性接触传播[如果皮肤没有破损是不会传染}。
3.丙型: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而以输血及血制品传播为主,且母婴传播不如乙型肝多见。
4.丁肝:丁肝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是HDV的保毒宿主和主要传染源。
5.戊型: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如果还不放心,那么关于肝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呢?
1、接种肝炎疫苗
我国现有的肝硬化、肝癌患者几乎都是由慢性乙肝发展而来的,只要能够阻断乙肝的发生,肝硬化、肝癌患者的数量就会锐减。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1个月及6个月时应各注射一次乙肝疫苗,这样即可使其获得对乙肝的免疫力,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成年人若注射乙肝疫苗同样也可以阻断乙肝的感染。
2、改善膳食结构
近年来,脂肪肝患者明显增多。脂肪肝会引起肝细胞的再生障碍和坏死,进而可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为此,建议患者要少吃动物脂肪和油炸食品。控制糖的摄入。过多的糖在人体内也能转变成脂肪。应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可以多喝奶,多吃大豆、鱼类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可以多吃芹菜、韭菜、豆芽等。
3、少喝酒
研究认为,酒精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人们即使少量地饮酒,也会对身体产生毒性。控制饮酒是预防酒精性肝病的关键。一次大量地饮酒后有可能发生急性酒精中毒,肝脏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肝细胞坏死,甚至可危及其生命。如果每天饮酒的酒精含量超过40g,连续饮酒5年,则很可能会患上酒精性肝病。长期过量饮酒的人,其肝脏对脂肪酸的代谢会发生障碍而形成脂肪肝。75%~90%的慢性嗜酒者都患有脂肪肝。
4、积极参加锻炼
运动可以消耗掉人体内多余的脂肪。已经患了脂肪肝的患者,可使其肝脏中的脂肪逐渐消退,肝功能也可逐渐恢复正常。且运动锻炼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应积极参加身体锻炼。人们可根据自身的情况经常参加慢跑、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
5、不滥用药物
无论西药或中药,若使用不当都会导致用药者发生药物性肝炎。绝大部分西药,包括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抗生素、降糖药等都存在肝毒性,大量或长期地使用这些药物都有可能引起药物性肝炎。中药中如川楝子、贯众、苍耳子、五倍子、雄黄、朱砂等,也会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因此在使用中药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6、讲究个人卫生
甲肝与戊肝主要经消化道进行传播,因此,人们应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食、保持餐具的清洁。尤其是人们在生食水产类食物时更易感染甲肝或戊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