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病中,肝炎属于传染性疾病,脂肪肝、酒精肝等则不具传染性。肝炎又分甲肝、乙肝、丙肝等等。那么,肝炎这类肝病通过什么途径传染呢?
一、血液传播
血液是传播乙肝的一大主要途径,可通过不洁输血传输给其他人。目前,一些不正规的医疗场所,使用不明来源血液、重复利用输血器具等,导致丙肝病毒的传播。
二、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街头纹身、纹眉、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可由于器具未完全消毒,上面沾有病毒并传染给下一个使用者。还有一些静脉注射毒品的吸毒者,也是肝病的高发人群。
三、母婴传播
患急性乙肝或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可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尤其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为主要的感染类型。值一提的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的阻止乙肝母婴或父婴的传播,有效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母亲为丙肝感染者的婴儿,感染丙肝的几率约10%;丁肝患者在围产期也会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四、性传播
在美国,乙肝也是一种性病。乙肝病毒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之间的传播。
五、消化道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是甲肝、戊肝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也叫间接传播。主要通过被甲肝、戊肝病毒污染了的手、食具、用具和玩具等,再污染食物后经口传入而感染。
肝病患者秋冬季要注意什么?
首先,多补水,有利肝脏排毒。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所有体内的毒素几乎都要经过肝脏代谢,排出体外。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水,水分不够,体内的毒素不容易被稀释,较难排出体外,这对肝脏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而秋冬季气候干燥,人体水分蒸发加速,身体容易缺水,所以,更要补充大量水分,让体内毒素及时排出,减轻对肝脏的危害。
其次,饮食不当也是秋冬季节肝病高发的重要诱因。
在夏季里,人们由于喝冷饮、吃冷冻品,脾胃功能已经减弱,肝脏也承受着一定负担。秋冬季如果突然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和肝脏的负担,特别是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工作紧张,活动量又很少,如果补充大量的牛羊肉等高脂肪含量食物或是辛辣油腻的食物,很容易使血糖堆积在肝脏,诱发肝病。
第三,通过食补健脾护肝。
我国的传统医学素有“五色饮食”的说法,而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因此,平时可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例如菠菜等,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功效;此外,“肝性喜酸”,根据酸味入肝的原理,可以在日常多食用一些米醋,除了益肝还可以预防感冒;适当保养脾胃的消化功能,吃一些有益气健脾功效的中药,如党参、山药、薏仁等,对调养肝脏也大有裨益。
最后,秋冬季节,肝病患者应做好定期检查。
由于大部分慢性乙、丙肝复发无症状,要及时发现肝病复发,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气候明显变化的秋冬季节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尤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肝长时间无症状者,更应该重视肝功能复查。
此外,未发病的乙肝病毒标志阳性的特殊人群,在秋冬季要时刻注意调整生活习惯,不要大量饮酒,不要生气、疲劳、睡眠太少,稍感不适不要“硬扛”,更不能自己乱用药,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