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消化疾病 > 文章内容

胃内隔膜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3-07-04 15:43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由于先天发育异常,胚胎早期消化道空化过程异常所致。隔膜多位于幽门前1.5~3cm处,或接近幽门处,也有时同时发生两个,另一个距幽门数厘米处远在十二指肠,将胃和十二指肠分隔开。隔膜中央多有孔,孔的直径为3~10cm,如无孔则引起胃内部梗阻和闭锁。横膈厚2~3mm,由黏膜、黏膜下组织和肌层组成。隔膜两侧均被覆有黏膜,间隙中充满疏松结缔组织。孔位于中央或稍偏,虽无肌纤维,但保持扩张状态。

  (二)发病机制

  隔膜多位于幽门前1.5~3cm处或接近幽门处,也可有两个隔膜,另一个在幽门远端数厘米处。隔膜上常有孔,直径1~3cm,隔膜厚2~3mm,由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组成。如无孔则出现胃内梗阻和闭锁。

【症状】

  隔膜孔较大,足以通过食物,可无症状。隔膜孔较小或继发炎症引起黏膜水肿使孔狭窄时,则可引起梗阻症状。最常见的症状为呕吐,生后不久即出现,多在食后即吐,喷射性内容含乳汁和乳凝块,无胆汁和血液。可有腹部饱满感或腹痛,特点为进奶后疼痛,呕吐后即缓解。呕吐常呈间歇性,可缓解较长时期。也可伴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症状。体检上腹部膨隆,有胃蠕动波,中下腹平坦。隔膜无孔时则较早的出现高位梗阻症状,无胎粪排出如为两个隔膜,被隔离的胃下部和十二指肠上部膨胀,充满蓄积分泌物,形成一个囊性肿物,在上腹部可触及。

  X线检查可见胃泡影,中下腹无气影。胃大小正常,在幽门前1~2cm处可见狭窄缺陷,钡剂可通过隔膜孔,出现正常括约肌和十二指肠壶腹部影。胃内隔膜完全闭锁可通过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或胃镜确诊,但常由于顽固性呕吐和上腹部膨胀进行手术,开腹后才确诊。

【饮食保健】

【护理】

  对伴羊水过多的孕妇应警惕先天性畸形发生的可能。羊水穿刺造影和羊水甲胎蛋白、乙酰胆碱酯酶同时升高有助于产前诊断。

【治疗】

 

【检查】

  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X线检查可见胃泡影,中下腹无气影。胃大小正常,在幽门前1~2cm处可见狭窄缺陷,钡剂可通过隔膜孔,出现正常括约肌和十二指肠壶腹部影。胃内隔膜完全闭锁可通过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或胃镜确诊。

【鉴别】

  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并发症】

  隔膜孔较大时,食物可顺利通过而无症状。如隔膜孔小或继发炎症引起黏膜水肿导致隔膜孔狭窄,引起梗阻,主要表现为间歇性非胆汁性呕吐,体检见上腹部膨隆,可见蠕动波。如隔膜无孔,则较早出现高位梗阻症状,无胎粪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