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消化疾病 > 文章内容

胃内异物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3-07-04 15:37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外源性异物系吞食异物入胃,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异物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纽扣、义齿、别针、钱币、图钉、钥匙、动物骨刺等。此外手术中遗留在胃腔的异物(如器械、消毒纱布等)亦偶可见到。内源性异物系通过幽门通行穿入的如蛔虫团,胆囊穿孔入十二指肠使胆结石移入胃内。

  (二)发病机制

  1.误服或故意吞服 误服以儿童为多见,如误服小玩具、小发卡、钥匙及硬币等,成人以义齿、动物骨等多见。故意吞服常见于罪犯、精神失常者,吞服的异物多种多样,如钢笔、缝衣针、打火机、铁钉、碎玻璃及牙刷等。

  2.医源性 包括手术残留缝线、引流管等。

  3.胃石 包括植物性、动物性、药物性和混合性4类。临床以进食柿子、黑枣、山楂等而致的植物性胃石多见,易发生于消化不良、胃轻瘫、胃大部切除术后等胃运动能力降低的患者。当空腹进食大量柿子后,柿子中的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成分子较大又不易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在胃内,鞣酸蛋白、树胶、果酸把柿皮、柿核、植物纤维黏合在一起,形成胃柿石。

【症状】

  吞入的异物中有20%~30%在食管内受阻而滞留。80%以上的胃内异物可自行排出胃腔,自肠道从大便中排出体外,很少引起不适或只有轻微的上腹部隐痛、胀满、恶心等症状。当异物较大,可嵌塞于幽门、十二指肠空肠曲、回盲瓣等部位。异物阻塞于幽门时,病人常感上腹痛、腹胀、呕吐,异物对胃肠黏膜直接损伤,或长期嵌塞,造成局部黏膜糜烂溃疡,可导致消化道出血。当异物引起穿孔,病人会出现腹膜炎的表现。针类锐性异物可刺破胃肠壁而形成局限性小脓肿或肉芽肿,也有可能穿透胃肠壁而移至腹腔等部位。

  胃异物的诊断并不困难,误咽的异物多有将物品放在口内意外咽下的病史。金属异物可作X线检查,确定是否有异物存在及其位置。非金属异物只能用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确诊。

【饮食保健】

【护理】

 

【治疗】

  防止外源性异物(如:纽扣、义齿、别针、钱币、图钉、钥匙等)误入胃内(尤其儿童),引发胃部疾病。

【检查】

  从粪便中检查是否有异物排出。

  1.X线检查 金属异物和镶有金属部分的胃异物,X线检查可确定异物的形态、大小、数量及其位置,并可动态观察异物移行情况。较大的金属异物可在X线透视下发现,但较细小的金属异物经X线透视容易漏诊,必须摄片检查。无论采用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胃内异物,都应注意嘱患者脱去上衣,在透视下初步了解胃异物的形状、大小及大概位置,并转动体位观察异物是否在胃内。有怀疑时可检查患者腹壁和背部皮肤情况,避免腹背部皮肤金属异物误为胃内异物。

  非金属胃异物X线检查宜采用稀钡或气钡对比造影,可以显示胃异物的轮廓、位置。

  2.纤维内镜检查 由于纤维内镜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只要异物吞入时未造成食管损伤或嵌顿者,无论是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异物均可采用纤维内镜检查。尤其是X线不能显示的非金属异物,凡有可靠的异物吞入史便应常规纤维内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治时机。

  有些患者虽有确切的异物吞服史,但无X线和纤维内镜检查设备,病人又无明显症状体征出现,可密切观察,并仔细检查大便有否异物排出。如果5~7天仍无异物排出,患者有明显的腹部症状体征出现,应及时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鉴别】

  胃异物一般根据病史及X线或胃镜检查即可诊断。慢性胃柿石患者,因病程较长,症状常与慢性胃炎、溃疡病或胃癌相似,但通过X线钡剂造影或胃镜检查很容易与上述疾病相鉴别。

【并发症】

  胃内异物常合并胃大出血、穿孔、严重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