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消化疾病 > 文章内容

食管肉瘤(食道肉瘤)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3-06-26 17:04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二)发病机制  肉瘤组织多数呈息肉状突向食管腔内,食管表面常被覆以萎缩的鳞状上皮。肿瘤有宽窄不一、长短不定的蒂与食管壁相连,瘤组织主要位于黏膜息肉状肿物之中,部分瘤组织主要分布于黏膜下层及肌层。浸润型少见,瘤组织位于食管壁内,呈浸润性生长,食管壁明显增厚,表面有浅溃疡或无溃疡形成。平滑肌肉瘤质地坚实,而纤维肉瘤和横纹肌肉瘤质地稍柔软,表面可有假包膜。食管肉瘤以食管下段最多见,中段次之,上段很少发生。  镜检平滑肌肉瘤组织呈束状或条索状,由纵横交错的平滑肌母细胞所组成,胞浆较丰富,淡染伊红色,细胞核呈棒状,有轻重不等的异型性,一般分化较好,可见少量核分裂象,瘤组织多浸润黏膜下层及肌层,但很少有淋巴结转移。  食管横纹肌肉瘤病理分为多形性滤泡型、腺泡型和胚胎型3种类型。多形性滤泡型好发于老年人,腺泡型多见于青年人,胚胎型以婴幼儿为主。  【症状】   80%的病人有轻重不同的吞咽困难,但病期较长,其他症状包括胸骨后异物感、烧灼感等。食管平滑肌肉瘤病人亦可发生上腹部剧烈疼痛。  最后诊断依赖于术后病理诊断。【饮食保健】 【护理】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治疗】  【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1.胸部平片 为食管腔内大的息肉样充盈缺损,管腔呈梭形扩张,并可使纵隔影增宽。  2.食管钡剂造影 见肿瘤上界呈弧形的边缘,钡剂在病变部位分布不均匀。肿瘤蒂部在切线位时,呈现黏膜破坏及食管壁的不规则充盈缺损。  临床常见平滑肌肉瘤可以有三种影像:①食管平滑肌瘤样X线征;②食管癌样X线征;③纵隔内软组织块影类纵隔肿瘤。  3.食管镜检查 见腔内肿物,可有蒂,黏膜糜烂、粗糙、质脆,触之易出血,还可有糜烂、坏死组织等。  4.CT与MRI检查 表现与食管癌相似。  【鉴别】   本病同食管癌相比有3个主要异同点。  1.吞咽困难 病人一般有程度不同的吞咽困难。由于病变进展缓慢,症状时轻时重,病史多较长。而食管癌的吞咽困难一般呈进行性加重,病情发展快,病史相对要短。  2.肿块大小 食管平滑肌肉瘤生长多较隐匿,难以早期发现。当病人出现吞咽梗阻的症状而来就诊时,肿瘤常已很大。  3.生长方式 肿块大小与吞咽困难症状并非平行发展,这是由于本病主要向食管腔外生长,较少侵犯食管黏膜。而食管癌与之不同,它主要是食管黏膜病变。因此,临床上早期发现食管平滑肌肉瘤比较困难。【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