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消化疾病 > 文章内容

老年急性阑尾炎(阑尾炎)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3-06-20 14:06浏览:

【病因】

  医学家认为,老年人患急性阑尾炎与老人的全身健康状况和阑尾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

  阑尾是一个短而细的管状器官,管腔直径约0.5厘米。随着年龄的增长,阑尾管腔逐渐变窄,到了老年,管腔直径只有0.2厘米,因而容易发生阻塞。加之老年人肠蠕动减弱,食物残渣容易进入阑尾形成粪石。据统计,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有1/3在阑尾腔内发现了粪石。

  在阑尾腔的入口处,有一扇只出不进的“门”,称为阑盲瓣。人到了老年,这扇门会退化萎缩,以致关闭不全,粪便、未消化食物、寄生虫等很容易进入阑尾腔,引起阻塞,造成阑尾局部组织缺血和坏死,更有利于细菌侵入。

  阑尾与结肠相通,在正常情况下,阑尾腔内存在许多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厌氧菌等。人到老年,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局部组织防御能力减弱,再加上阑尾腔阻塞等因素,使粘膜的完整性受损,细菌就会直接侵入阑尾,引起急性阑尾炎。

【症状】

  一般诊断不难,但就诊较晚症状不典型者可发生误诊。因此,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抓住与疾病特点有关病史,注意腹痛确切发病时间、部位、性质、转移时间、腹痛伴发症状等。在作出阑尾炎诊断前,还必须排除与之易于混淆的疾病,如溃疡病、胆囊炎、绞窄性肠梗阻等。其次,全面体检应做到认真细致,注意老年人体征反应较轻微、腹壁松弛、腹壁需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老年急性阑尾炎有以下特点:

  1.老年人血管、淋巴管有退行性改变,阑尾粘膜变薄、脂肪浸润和阑尾组织纤维化,加上血管硬化,组织供血相对减少。故阑尾发炎后容易发生坏死穿孔。

  2.老年人腹肌萎缩反应力低下,症状体征和病理改变不一致。症状体征常较病理改变为轻。腹痛不甚剧烈也不典型。由于对疼痛反应迟钝,其表现可仅有腹胀、恶心,鉴别诊断有时发生困难,容易误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往往就诊晚,就诊时多数已坏疽穿孔或已形成脓肿。

【饮食保健】

  1、桃仁薏苡仁粥:

  桃仁10克(去皮尖),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加水同煮粥至极烂服用。

  2、芹菜瓜仁汤:

  芹菜30克,冬瓜仁20克,藕节20克,野菊花30克,水煎,每日分2次服。

  3、冬瓜仁苦参汤:

  冬瓜仁15克,苦参30克,甘草10克,水煎,调蜂蜜适量饮服。

  4、蛇舌草败酱草汤:

  白花蛇舌草30克,败酱草20克,煎水,调入蜂蜜适量饮服。

【护理】

【治疗】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虽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但如能得到重视,患者、家属能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则完全可以化险为夷。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及早诊治十分关键。老年人如出现逐渐加重的腹痛,经口服阿托品、颠茄类等解痉药后仍无效,那就应该立即去医院检查治疗。有些患者诊治及时,又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可暂不开刀,先用抗生素治疗,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些患者病情较重,如果医生认为他原来健康状况尚可,应立即手术,患者和家属应消除顾虑,积极配合医生施行手术。

  一旦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应取半卧位,这样既可以预防阑尾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也可以防止术后局部炎症蔓延。手术后,应多咳嗽,并经常翻翻身,以防肺炎发生。还要加强营养,配合医护人员注意心、肝、肾功能。

【检查】

  钡剂造影显示的充盈缺损取决于瓣膜的解剖和回肠进入盲肠入口处的情况。前后位显现出玫瑰花瓣状,侧位呈“ε形”,切线位正常情况可见回盲交界处出现对称充盈缺损,而脱垂者表现为完整的圆形充盈缺损,当证实钡剂充满回盲瓣区前,不宜行空气对比X线造影。

【鉴别】

  与溃疡病胆囊炎、绞窄性肠梗阻、其它阑尾炎等疾病鉴别。

【并发症】

   可出现阑尾腔内压力增高,阑尾壁缺血、坏死、穿孔,引起严重化脓性腹膜炎。常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的病理改变或潜在疾病,而这些疾病又常是致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