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消化疾病 > 文章内容

大网膜扭转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3-06-19 08:09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大网膜扭转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原发性大网膜扭转 相当少见,其病因不很清楚,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形态异常如网膜上有一舌形突出,副网膜,双层网膜,带窄蒂的大而厚的网膜及肥胖者大网膜上有不规则的脂肪沉积等。

  (2)网膜上静脉曲张而动脉正常。

  (3)足以引起大网膜移动的因素,如剧烈运动、突然改变体位、过饱后引起肠蠕动、咳嗽等使腹内压增高等。原发性大网膜扭转均为单极的,只有1个固定点。

  2.继发性大网膜扭转 较原发性多见,多由于大网膜与腹腔某一病灶如肿物、炎性病灶,甚或疝囊,手术后切口或瘢痕之间产生粘连,这样形成了2个固定因素(即为双极的),在2个固定点之间中央部的网膜发生扭转。这种情况常见于腹股沟疝的病人,约占全部病例的2/3。继发性大网膜扭转的成因与原发性的第3点因素相同。

  (二)发病机制

  不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大网膜扭转,网膜总是围绕一中枢点而旋转,通常为顺时针方向扭转。可为网膜全部或部分扭转,部分扭转者右侧多于左侧。

  网膜扭转多为急性,很少发生多次扭转者。其后果与扭转的程度、时间及血运障碍等有关。

  1.急性循环障碍 扭转发生后首先引起静脉回流受阻,远侧网膜将出现充血及水肿,进而引起出血,可导致浆液血性渗液。如果病变持续较久将发生急性出血性梗死甚至网膜段坏死。

  2.慢性循环障碍 因扭转程度较轻,而且扭转是缓慢发生的。此时大网膜的血液供应缓慢减少,逐渐发生网膜组织的纤维化,也可不引起急腹症。

  3.网膜的自家切除 网膜段坏死未能及时切除,部分被绞窄的网膜逐渐萎缩及形成纤维块状物,甚至可脱落成为腹腔内游离物。

【症状】

  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 以腹痛为主,常突然发生且进展迅速。腹痛首先位于脐周,以后局限于右下腹部,类似急性阑尾炎的转移性腹痛的特点。腹痛性质一般均较剧烈,常为持续性绞痛,伴阵发性加重,活动或改变体位时更加明显,约50%病人伴随有恶心、呕吐、腹胀及低热。

  2.主要体征 右下腹或下腹部出现腹膜刺激征,即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扭转的大网膜过大时,有时在右下腹尚可能触到肿块,伴压痛,但边界不甚清楚。因腹股沟疝引起的继发性大网膜扭转,有时在腹膜沟区触到有压痛的肿块。

  诊断

  由于本病较少见,术前依靠临床表现难以准确诊断。若在腹股沟部触及一压痛性肿物,又没有其他肠道疾病的症状时应疑为此病,且应及时剖腹探查。术中如发现网膜静脉怒张及腹腔内有少量血性腹水,而又未发现其他脏器病变,应考虑此病的可能;有时可见到扭转的大网膜伴充血、水肿或坏死,则可确立诊断。

【饮食保健】

 

【护理】

 

【治疗】

  本病目前预后良好。但缺乏具体的预防措施,应注意腹部内脏的粘连和疝。

【检查】

  1、血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计数中度增加。

  2、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及CT,仅能提供右下腹包块的存在。

  3、诊断性腹腔穿刺 可抽出少许浆液血性渗出,对诊断有一定意义;而腹腔镜检查可以获得正确的诊断。

【鉴别】

  注意与急性阑尾炎、绞窄性肠梗阻、胆囊炎和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并发症】

  容易并发结节性多动脉炎,腹腔内炎症、创伤或手术后粘连、肿瘤、网膜与疝囊粘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