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消化疾病 > 文章内容

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3-06-19 07:45浏览:

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炎,肠毒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肠毒性大肠杆菌感染)

【病因】

  (一)发病原因

  ETEC定居于小肠表面,不损坏也不侵入肠黏膜上皮细胞,通过产生肠毒素引起分泌性腹泻。常见的血清型有10余种,如O6、O8、O15、O25、O27、O42、O63、O87、O148、O159等。

  (二)发病机制

  肠毒素分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2种。1株大肠埃希杆菌可同时产生LT和ST,也可只产生1种。LT是一种蛋白质,由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分子量为85000,60℃ 10min即可灭活。其抗原性和毒性与霍乱毒素相似,引起腹泻的机制也与霍乱毒素相同,刺激细胞环磷酸腺苷(cAMP)增多,引起小肠持续过度分泌而腹泻。ST是一种低分子量(5000)多肽半抗原,100℃ 30min活性仍不丧失,有STa和STb两个亚型,与肠上皮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刺激细胞环磷酸鸟苷(cGMP)增多,使小肠短期过度分泌引起腹泻。由LT与ST所致之分泌性液体相同,近似于等渗,碳酸氢根浓度为血浆的两倍左右,钾离子为血浆的5~6倍。

【症状】

  1.潜伏期 一般为0.5~7天。

  2.症状 表现为分泌性腹泻,为水样便。伴有腹部痉挛、恶心、呕吐、寒战、头痛、肌痛,很少发热,病程4~7天。病情轻重不等,可以仅有轻微腹泻,也可呈重症霍乱样,重度脱水,酸中毒,甚至死亡。成人常感染产ST和LT的菌株,小儿以单产ST的菌株多见,故成人腹泻较重,持续时间长。302医院收治1例成人ETEC肠炎患者,每天水样便多达9000ml,病程长达38天。

  根据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可提出拟诊。

【饮食保健】

 

【护理】

 

【治疗】

  1.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

  2.应使用多西环素治疗,可缩短排菌时间。

【检查】

  确诊必须大便培养大肠埃希杆菌并检测ST、LT阳性。

【鉴别】

  主要应与霍乱进行鉴别,其次需要鉴别的尚有病毒性肠炎,沙门菌肠炎等。

【并发症】

  并发脱水,酸中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