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消化疾病 > 文章内容

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3-03-11 20:12浏览:

上消化道出血
    【 病史采集】
    1.呕血或/和黑粪。
    2.出汗、口渴、心悸、头昏、黑蒙或晕厥。老年人应注意精神萎靡、神志淡漠、意识不清。
    3.近期有烧伤、创伤、手术、严重感染、休克、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或应用过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4.有反复发作上腹痛、慢性肝病等既往史。或曾内镜检查发现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等。
    5.患有血液病、尿毒症、结缔组织病等全身疾病。
    【 物理检查】
    1.贫血貌、精神萎靡、烦燥不安、意识模糊、皮肤湿冷、呈灰白色或紫灰花斑。静脉充盈差、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尿少、呼吸急促。
    2.低热,持续3~5天。
    3.不同病因有相应体征,如肝硬化有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腹壁静脉曲张、脾大、腹水等。
    【 辅助检查】
    1.血象,包括血常规、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数、凝血酶原时间。
    2.粪便隐血试验。
    3.肝功能、尿素氮、肌酐。
    4.急诊内镜检查应在出血24~28小时内,在纠正休克的基础上进行。但在病情危急时,则在纠正休克治疗的同时进行胃镜检查。
    5.选择性动脉造影,经急诊内镜不能确诊者,可行选择性动脉造影。
    6.X线检查,在出血停止、病情稳定后进行。
    7.放射性核素显像,应用静脉注射99锝标记的胶体后,用ECT扫描,探测标记物从血管外溢的证据发现出血的部位。
    8.CT检查。
    【 诊断要点】
    1.呕血或/和黑便。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证实消化系统有引起出血病变存在。
    【 鉴别诊断】
    1.与因进食某些食物或药物引起的黑粪鉴别。
    2.与呼吸道出血咽下后出现黑粪或呕血鉴别。
    3.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鉴别。
    【 治疗原则】
    1.一般急救处理措施  卧床休息,禁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镇静,监测生命体征。
    2.补充血容量  输液选用生理盐水、林格液、右旋糖酐或其它血浆代用品、输血,肝硬化病人宜用新鲜血液。
    3.止血措施遵循二个原则  一是应区别不同原因上消化道出血而采用不同的止血措施;二是先一般止血措施,效果不理想则选用特殊止血措施。
(68)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采用垂体后叶素加三腔二囊管压迫,或生长抑素类药物加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间期可行急诊内镜硬化剂治疗和/或食管静脉套扎术治疗。
(69) 消化性溃疡出血应用8mg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口服,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静脉滴注,效果不理想则经内镜注射、电凝、血管夹、微波或激光等止血,亦可采用选择性动脉插管动脉灌注药物、动脉栓塞疗法止血。
    4.上述治疗无效时则手术治疗。
    【 疗效标准】
    1.治愈,出血停止。
    2.好转,出血量减少或间断小量出血。
    3.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 出院标准】
    凡达到治愈标准者可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