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功能性消化不良
2.肝肾综合征
3.扑翼样震颤
4.Barrett食管
5.上消化道出血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确诊萎缩性胃炎的方法是
A.胃液分析
B.胃镜
C.X线钡餐
D.血常规
E.大便隐血
2.拟诊为急性胃炎,下述哪项处理不妥
A.腹痛剧烈者,可用吗啡或杜冷丁
B.停止对胃有刺激的饮食与药物C给予流食或禁食
D.可用抗菌药物
E.给予对症处理
3.关于溃疡病的临床症状,不正确的说法是
A.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和夜间痛
B.胃溃疡多为餐后痛
C.消化性溃疡患者均有上腹痛
D.十二指肠溃疡易发展为穿透性溃疡
E.胃溃疡可以发生癌变
4.下列哪项症状最能提示消化性溃疡发生了并发症
A.恶心、腹胀加重
B.常发生夜间疼痛
C.嗳气、反酸加重
D.疼痛的节律发生改变
E.上腹部轻压痛
5.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胃癌
B.糜烂性胃炎
C.溃疡病
D.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E.胆道出血
6.下列哪项血清检查对肝硬化的肝功能诊断最有意义
A.谷丙转氨酶(ALT)
B.谷草转氨酶(AST)
C.白蛋白/球蛋白比例(A/G)
D.碱性磷酸酶(ALP)
E.单胺氧化酶(MAO)
7.下列哪项不是诊断肝硬化的依据
A.肝活检有假小叶形成
B.食道钡餐X线检查示食道静脉曲张
C.低热、腹胀
D.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E.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8.下列哪项因素与原发性肝癌发病无关
A.肝硬化
B.胆道蛔虫
C.病毒性肝炎
D.黄曲霉毒素
E.华枝睾吸虫
9.急性胰腺炎的血清淀粉酶测定,下列哪项不正确
A.于起病后8小时开始上升
B.持续约3至5天
C.超过500u(Somogyi法)即可诊断
D.淀粉酶值的高低与病情成正比
E.其他急腹症也可使淀粉酶值轻度增高
10.下列哪项不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并发症
A.瘘管形成
B.结肠大出血
C.结肠癌变
D.关节炎
E.结节性红斑
11.下列检查方法中,哪项对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最有价值
A.肝穿刺活检
B.腹腔镜检查及直视下活检
C.放射性核素扫描
D.腹部B超
E.AFP动态观察及肝血管造影
12.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紧急处理首选哪项
A.快速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
B.静滴垂体后叶素
C.冰盐水洗胃
D.口服去甲肾上腺素
E.手术治疗
(二)B型题
A.三钾二枸橼络合铋
B.法莫替丁
C.消炎痛
D.硫糖铝
E.奥美拉唑
13.治疗溃疡病最有效药物。
14.可保护胃粘膜,且能杀灭幽门螺旋杆菌。
A.蜘蛛痣
B.脾肿大
C.黄疸
D.水肿
E.肝肿大
15.肝硬化合并低蛋白血症。
16.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征。
17.肝硬化合并雌激素增多。
A.血清淀粉酶
B.血清脂肪酶
C.血清高铁血白蛋白
D.血钙
E.血钠
18.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时升高,急性出血型胰腺炎可正常。
19.急性水肿型胰腺炎阴性,急性出血型胰腺炎阳性。
A.左旋多巴
B.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
C.垂体后叶素
D.加贝酯(FOY)
E.阿托品
20.减低胰酶活性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药物。
21.主要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22.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静脉点滴用药。
23.腹痛合并青光眼禁忌用药。
A.粪便隐血阳性
B.出现黑便
C.黑便且伴有呕血
D.上消化道出血无全身症状
E.上消化道出血导致循环衰竭
24.日出血量>5ml。
25.日出血量>50~70ml。
26.日出血量>1000ml或占循环血量20%。
(三)C型题
A.X线钡餐透视
B.纤维胃镜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
27.确诊消化性溃疡可用。
28.确诊溃疡病穿孔可用。
A.黄疸
B.昏迷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
29.肝硬化晚期。
30.肝癌晚期。
A.胃癌
B.胃溃疡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
31.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32.腹部透视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A.粘液血便
B.粪便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巨噬细胞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
33.菌痢。
34.溃疡性结肠炎。
A.上腹部疼痛
B.休克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
35.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36.心肌梗死。
三、问答题
1.怎样诊断急性胃炎?
2.胃镜下慢性浅表性胃炎有何特征?
3.消化性溃疡的庝痛有何特点?
4.怎样诊断胃癌?
5.溃疡性结肠炎可见哪些并发症?
6.简述肝硬化的诊断依据?
7.怎样诊断原发性肝癌?
8.淀粉酶的测定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何价值?
9.上消化道出血有哪些止血措施?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1个月。
2.是指失代偿肝硬化出现大量腹水时,由于有效血容量不足及肾内血液重新分布等因素,引起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但肾无重要病理改变。
3.患者两臂平伸,肘关节固定,手掌向背侧伸展,手指分开时,可见手向外侧偏斜,掌指关节、腕关节、甚至肘与肩关节急促而不规则地扑击样抖动,常见于肝性脑病患者。
4.在食管黏膜修复过程中,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称之为Barrett食管。
5.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也属此范围。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B 2.A 3.C 4.D 5.C 6.C 7.C 8.B 9.D 10.A 11.E 12.A
(二)B型题
13.E 14.A 15.D 16.B 17.A 18.A 19.C 20.D 21.B 22.C 23.E 24.A 25.B 26.E
(二)C型题
27.C 28.D 29.C 30.C 31.C 32.D 33.C 34.D 35.C 36.C
三、问答题
1.为提高诊断率,凡是40岁以上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疼痛不适、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要考虑胃癌的可能性,尤其是原有上腹痛而近期疼痛性质及节律发生改变者应及早进行X线、胃镜检查,及时明确诊断。
2.(1)粘膜表层充血性红斑;
(2)粘膜水肿;
(3)粘液增多附着在粘膜不易脱落;
(4)炎症较重者粘膜脆弱,严重者则粘膜出血或糜烂。
3.(1)慢性周期性发作病程可达数年到数十年,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作。久病发作期延长,缓解期缩短,发作逐渐频繁。
(2)部位多位于上腹正中,胃溃疡可能偏左,十二指肠溃疡常偏右。
(3)疼痛的性质与持续的时间多为钝痛或灼痛、饥饿痛,也可是刺激性锐痛或剧痛。一般持续1~2小时或更长。
(4)疼痛的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多于空腹时疼痛,进食后缓解,多在餐后3~4小时及夜间出现。一般胃溃疡多在餐后0.5~2.0小时发生,至下一餐消失。
(5)诱发与缓解因素气候寒冷、饮食失调、情绪波动、过于劳累等可诱发或加剧;进食或服用碱性药物可以减轻痛苦。
4.为提高诊断率,凡是40岁以上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疼痛不适、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要考虑胃癌的可能性,尤其是原有上腹痛而近期疼痛性质及节律发生改变应及早进行X线、胃镜检查,及时明确诊断。
5.(1)中毒性结肠扩张及穿孔:常见于急性期,多发生在横结肠或全结肠。低钾血症、抗胆碱能药物、吗啡制剂及灌肠可成为诱发因素。临床表现为病情急剧恶化,高热、心悸、有脱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出现腹胀、腹部膨隆、腹部压痛、肠鸣音。X线腹部平片可见结肠扩张,结肠袋消失,而且容易引起急性穿孔,预后差。
(2)结肠大出血:溃疡累及血管可引起大出血。
(3)其他:癌变、肠梗阻及肛周脓肿等。
6.(1)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长期饮酒等病史。
(2)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
(3)肝脏质地坚硬,有结节感。
(4)肝功能试验常有阳性出现。
(5)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叶形成。
7.典型临床表现的患者不难诊断,但已属于晚期,因此应早期诊断。对凡有肝病史的中年人,尤其是男性患者,如有不明原因的肝区疼痛、消瘦、进行性肝肿大,应作AFP、B超等有关检查作出诊断。AFP持续低浓度增高但转氨酶正常,往往是亚临床肝癌的主要表现。在排除活动性肝病、妊娠、生殖腺胚胎瘤的情况下,如AFP大于500μg/L(对流法)或AFP大于200μg/L(定量法)持续8周,可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8.淀粉酶测定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方法。血清淀粉酶超过500U(苏氏法)即可诊断本病。一般于起病8小时血清淀粉酶开始上升,48~72小时开始下降,历时3~5天。但病情与淀粉酶升高并不一致,有时胰腺已严重坏死而淀粉酶可正常甚至低于正常。一些急腹症如急性腹膜炎、胆石症、胆囊炎、肠梗阻等都可有血清淀粉酶升高,但一般不超过500U。尿淀粉酶下降较慢,有时可达1~2周。胰原性腹水或胸水的淀粉酶浓度也明显增高。
9.(1)药物治疗;
(2)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
(3)纤维内镜直视下止血;
(4)经皮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O);
(5)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