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消化疾病 > 文章内容

慢性放射病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20 09:23浏览:

慢性放射病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当量剂量限值的电离辐射作用,达到一定累积剂量后引起的多系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通常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要表现
慢性放射病可由外照射或内照射引起:慢性外照射放射病,主要是受X射线射线或中子流照射引起;慢性内照射放射病则是由于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而引起平时和战时可能发生在平时,见于长期从事放射性工作,而又不注重防护或违背安全操作规程的人员在核战役时,则见于在放射性沾染区内停留过久而又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人员
由于机体对电离辐射的反应除了受辐射类型照射方式剂量率高低的影响外,还因个体对辐射的敏感性,年龄性别营养及原来的健康状态等条件不同而表现差别较大,以至较难确定统一的引起慢性放射病的剂量范围目前多认为,在数月内全身受照总量达1.5~2Gy,就有可能发生慢性放射病
对慢性放射病,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和射线照射史结合化验检查进行诊断
第一节临床表现
慢性放射病的临床特点是:起病慢,病程长;症状多,阳性体征少;症状出现早于外周血象改变,外周血象改变又早于骨髓造血变化;症状的消长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升降与接触射线时间长短和剂量大小密切相关
一自觉症状
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常见症状有:疲乏无力头昏头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易激动心悸气短多汗食欲减退等男性患者还可能有性功能减退,女性病人则可能有月经失调,如经期延长周期缩短或月经减少甚至闭经等慢性内照射损伤病人,除上述症状持续较久外,部分病人,特别是受亲骨性核素损伤的病人,可有非凡的骨痛症候群,疼痛多见于四肢骨胸骨腰椎等部位,其特点是部位不确切,与气候变化无一定关系有些外照射患者亦见骨关节疼痛症状
二体征
发症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异常体征部分患者,特点是用手接触射线者可见手部皮肤粗糙角化过度皲裂指甲变脆增厚等慢性放射性皮炎的表现有些患者可有早衰体征,如牙齿松动脱发白发皮肤皱纹增多和晶状体放射性损伤表现,在晶体状后极皮质下出现点状或小片状混浊部分病人出现神经反射异常,如腱反射及腹壁反射减弱消失或不对称植物神经系统可出现眼心立卧反射异常较严峻的患者还可有明显的出血体征,如皮肤瘀点束臂试验阳性,牙龈出血,鼻衄等
上述症状出现在病程的早期,脱离射线后可逐渐减轻或消失若不及早采取措施,症状继承加重,则可由功能性变化发展为器质性改变
三实验室检查
慢性放射病最常见的客观改变是血液学的变化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的变化出现最早,一般有三种类型
1.白细胞增高型,白细胞总数由原来的正常范围增至11×109/L以上,持续时间较长
2.白细胞减低型,白细胞总数逐渐降到4×109/L以下,或在正常范围下界波动
3.白细胞总数先升高后降至低于正常水平,也有患者因为在病情未稳定时再接触射线或增加工作量引起,白细胞可降至4×109/L以下白细胞数的波动可以出现1~2次,少数患者可出现3次,但当白细胞稳定在4.0×109/L以下时,则不轻易再恢复
上述变化类型中,最常见的是白细胞总数减少,分类呈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而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例增加
白细胞的形态也有变化,如中性粒细胞的核棘突核固缩核溶解核空泡等增多,胞浆出现空泡和中毒性颗粒,淋巴细胞常见双核双叶核微核,甚至核固缩或空泡胞浆也可出现空泡或染色深兰等变化
血小板和红细胞改变出现较迟,前者减少后者则偶见增生
骨髓早期可无显著改变,后期则有粒细胞成熟障碍,往往呈再生低下状态若骨髓增生过盛,须密切留意有无发展为白血病的可能
其它血液学指标可能有骨髓畸形分裂细胞增多,外周血大小淋巴细胞的比值淋巴细胞糖原积分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度和淋巴细胞微核率增高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