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消化疾病 > 文章内容

慢性胃炎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20 08:07浏览:

一 病理: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为炎症、萎缩、肠化生(胃腺转变成肠腺样假性幽门腺化生)。

  二 病因和发病机制: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十二指肠液反流等。

  三 临床分类:(一)慢性胃窦炎(B型胃炎);(二)慢性胃体炎(A型胃炎):自身免疫反应引起。

  四临床表现:上腹饱胀不适,以进餐后为甚,无规律性隐痛、嗳气、反酸、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A型胃炎可出现明显厌食和体重减轻,可伴有贫血,在有典型恶性贫血时可出现舌炎、舌萎缩和四周神经病变。

  五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胃液分析:A型均有胃酸缺乏;B型不影响胃酸分泌,有时反增多

  (二)血清学检查:A型血清促胃液素水寻常明显升高,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下。B型胃炎时血清胃泌素正常或偏低。

  (三)胃镜及活组织检查

  (四)Hp检测

  (五)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六 诊断:确诊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

  七治疗:HP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特殊在有活动性者,应予根除治疗。对未能检出HP的慢性胃炎,应分析其病因:非甾体抗炎药引起;胆汁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