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出血指的是Treitz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也就是说Treitz韧带以下的空肠回肠以及结肠直肠的出血。我们看这个结肠的出血大概占全消化道出血的15%,空回肠出血也就是小肠的出血仅仅占消化道出血的5%。下消化道出血有它共同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表现是显性出血,一般表现为肉眼的血便,主要呈鲜红或暗红色的血以及果酱一样的大便。假如病变位于小肠或者右半结肠,当出血量比较少出血速度比较慢,停留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所出血的红血球破坏形成的血红、蛋白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这样就可以出现黑便,反复持续或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以造成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另外还有一部分是隐性出血,也就是肉眼看不到血便,但是大便潜血是阳性或者出现缺铁性贫血。一旦发现下消化道出血,我们要对出血量进行估计,这个出血量的估计对于诊断和治疗都是很重要的,如果仅仅发现大便潜血阳性, 那么出血量一般至少在5毫升以上,如果表现为黑便,那么出血量在50到 70毫升以上;如果消化道有出血而没有四周循环衰竭的表现,那么出血量一般在400毫升以下;如果有头晕心悸乏力等循环障碍,这样出血量一般都在500毫升以上;如果出血量继承增大超过1000毫升,短时间内超过1000毫升,就可以出现休克的表现。出血量越大出血越快,休克的表现就越明显,主要反映在血压和心率上。在下消化道出血肯定以后,我们要对有没有活动性出血进行判断,当便血次数频频出现便血的颜色呈鲜红或暗红,病人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治疗后得不到改善,肠鸣音活跃,病人血色素持续降低,治疗后不改善或者是血的BUN升高,两三天内仍不恢复的,这些都是有活动性出血的表现。
下消化道出血我们前面谈到它的各种表现,有时候不是在下消化道,比如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时候,所以要对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进行鉴别。一般在下消化道出血的时候病史里多伴有下腹疼或是腹部有包块,排便有异常,有便血史,在出血前一般有中下腹不适,下坠或是想排大便的感觉;另外大便一般是鲜红、暗红、果酱、有少数是黑便,但是绝对不会有呕血;再有胃管在下消化道出血的时候绝对不会有含血的液体被抽出来,就是绝对不会有咖啡色的液体和暗红色的血液;再有下消化道出血的时候只有在空肠也就是高位小肠的 出血可能有血BUN升高,也就是血的BUN 和肌酐的比值升高,而在结肠出血的时候不会升高;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时候往往是升高的,而且比下消化道要明显, 判定是下消化道出血后我们还要鉴别是来自小肠还是来自结肠,我们说下消化道出血结肠的出血比例比较高,占消化道出血的15%,所以我们一般多考虑结肠的病变而比较少考虑小肠的病变。另外便血也有特点,大肠出血也就是结支肠的出血,一般都是鲜血便或是暗红的血便,血与大便相混,可以有便后滴血也可以有浓血便,而小肠出血一般是暗红的果酱的有些还可以是黑便,个别情况下可以有血水一样的便,所以便血特点不一样。再有就是伴随症状不一样,大肠出血一般伴有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这些症状,而小肠一般在脐周疼痛;再有就是BUN和肌酐的比值,大肠的出血多正常,小肠的出血可以升高,这个鉴别对我们诊断 还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判定有可能是结肠,还有可能是小肠,我们给予相应的检查和处理。
下面我们谈一下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下消化道出血、结肠出血中占前五位的有这样几种疾病:第一位的是痔疮等肛门疾患,这个在结支肠出血率最多,其次是各种炎症性的病变,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特异性的炎症像痢疾、像结核, 非特异性的像克隆病、现在叫克罗恩病,还有像溃疡性结肠炎等;第三位是恶性肿瘤,有癌、淋巴瘤、肉瘤等;另外还有各型的息肉,是第四位;第五位是血管疾病。在小肠的出血病因中占前五位的依次为恶性肿瘤、血管疾病、各种炎症、小肠憩室、良性肿瘤。
下面我们就看几个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的内镜或是S线表现,这幅图是结肠镜下结肠的一个炎症,它伴有很多小点状,黄白色点状的糜烂,另外黏膜质地很脆弱,渗血,这是由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出血。这也是一个溃疡性结肠炎,有很多点状的糜烂粗糙出血。这是一个克隆氏病,也就是克罗恩病,它有重型的溃疡,另外有少量的出血。这是一个肠结核,也是一个特异性的炎症,它有溃疡, 溃疡周围有增质性的病变,现在表现有出血。这也是一个结核,是一个环型的溃疡,在溃疡的底部有出血。这是一个肿物,有出血的表现;这是一个结肠癌,一个包曼3型的结肠癌有出血,这是一个缺血性的结肠炎,老年人动脉硬化造成结肠的供血障碍,出现的缺血性的结肠炎,这个是缺血性结肠炎的表现;这是小肠的一个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在这个地方是一个占位性病变,就是一个虫形缺损,它是一个良性的肿瘤,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小的憩室;这也是一个小肠的双重对比造影,表现一个大的虫型缺损,这有肩胛征、果核征,这些恶性肿物的典型表现, 这些就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的疾病,还有很多种,大概要一一列举起来无论是结肠还是小肠都有十余种的疾病。
碰到一个下消化道出血,我们如何诊断如何治疗,下面给大家一个诊断的程序。遇到一个下消化道出血,多数还是显性的出血,看到一个显性的出血以后,我们首先判定它是否活动,如果是活动性出血,我们要查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我们可以采取这样几个措施:第一个措施,我们可以作内镜检查。也就是结肠镜检查 为什么首先考虑结肠镜呢,因为结肠的病变比较多见在下消化道,所以我们首先查结肠,我们做结肠镜检查如果有些不能够耐受结肠镜或是没有条件做结肠镜,或是以前做过结肠镜是阴性的,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选择影像学的诊断,比如做血管造影或是核素扫描,血管造影一般在活动性出血的情况下阳性率比较高,核素扫描是必须在活动性出血的情况下检查才有效,否则检查是没有意义的。 经过这些检查,如果是阳性的话,我们就可以得到诊断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果是阴性的话,我们要考虑是不是小肠的出血。
下面我们就要进行小肠的有关检查。小肠的有关检查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它的缺点是阳性率还不是太满足,大概现在比较高的阳性率是达到70% 、80%,有些连50%的阳性率都达不到,这个跟技术跟条件有关系。另外它的特点就是对血管疾病做不出明确诊断,像血管畸形是查不出来的:再有就是活体组织不能做病理检查,除了血管造影以外,小肠检查比较好的是推进式的小肠镜,但是推进式的小肠镜目前开展的比较少,原因是技术难度比较大,另外病人比较痛苦,花费也比较大,所以一般难以接受。目前新近开展的一种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检查有它的优越性,主要是病人比较轻易接受,痛苦小,对包括血管襞性的疾病都可以发现,但是它的缺点就是有一定的盲区,另外不能取活检。 目前小肠疾病的检查,查小肠出血的原因主要采取这些检查措施,经过这些检查, 如果是阳性结果明确诊断,我们给予相应处理,如果还是阴性的话,如何办呢,我们要看病人的身体情,如果身体条件答应的话我们可以进行剖腹探查,术中肠镜检查,这样可以发现难以发现的病变。一般经过这样的剖腹探查和术中肠镜都能够得到明确诊断给予相应处理。如果病人不能耐受手术和术中肠镜,我们只能保守治疗,也就是输液输血观察。如果经过保守治疗不再出血也就达到目的了。 如果病人在观察的过程中又复发出血了,我们还可以重复以上的检查。大概我们诊断的程序就是这样。诊断以后关于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我们说不同的疾病治疗方针不同,总的原则是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关于止血药物一般作用不太强, 目前常用的主要是立止血和生长抑素,另外可以采取内镜介入治疗,可以内镜下注射一些止血剂,注射血管收缩剂,注射硬化剂,还可以电凝或激光止血,还可以局部喷洒。另外可以采取的是血管介入也就是在血管造影,发现病变的时候采取栓塞或注射止血剂达到止血的目的。手术治疗就是在保守治疗无效或有些疾病 必须手术治疗的时候采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