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消化疾病 > 文章内容

十二指肠液引流术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16 08:58浏览:

 

1. 适应症

(1)协助判定胆囊和胆管的炎症、梗阻、结石及功能异常;

(2)协助肝胆寄生虫病的诊断,如华枝睾吸虫、兰氏贾第鞭毛虫病等;

(3)测定十二指肠液的胰酶,以了解胰腺的功能;

(4)严重胆道感染而又不能耐受手术者用此法作引流治疗。

2.禁忌症

(1)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狭窄、食管肿瘤等食管疾病。

(2)胃大量出血患者,一般应在出血停止2周以上方可检查,溃疡活动期亦不宜插管。

(3)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心力表竭、动脉硬化和主动脉瘤等心血管疾病者。

(4)休克状态、晚期妊娠、身体衰弱者。

3. 操作方法

(1)术前准备: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与方法以取得配合;检查前一日晚餐后禁食水。

(2)器械及物品:十二指肠引流盘一套、33%硫酸镁30~50ml(用时需加温至35℃左右)、大号清洁试管3~5只、无菌培养管三只(先标明号码)、试管架、50ml注射器、pH试纸、纱布2~3块、胶布。

(3)将灭菌的十二指肠引流管经口插入至50cm标记处,先抽空胃液,再以温水洗胃腔,抽尽洗液。

(4)患者取坐位,上体前倾,反复作深呼吸5~7次,缓慢插管至60cm即进入胃腔后改为右侧卧位,头低位(臀部垫高30cm),以使十二指肠管因重力作用顺利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腔,再以缓慢速度继承送管,边送边抽液,当抽出淡黄色清晰液体时,则用pH试纸测定其为碱性液体时,表示引流管头端已进入十二指肠,此时插入深度约为70~75cm,此时固定引流管让液体自然流出,此液即为D液,使其流尽,必要时可抽尽,收集于标记D的试管中。

(5)D液流毕后,由管口徐徐注入温热的(35℃左右)33%硫酸镁溶液50~100ml,用止血钳钳闭十二指肠管口,促使0ddis括约肌松弛,约5~10min后放松止血钳,先用注射器轻轻抽取,引导液体自然流出,把首先流出的硫酸镁液弃去,之后将引流液按颜色混浊度依次引入标记好的各试管中。一般情况下,先有淡黄色液体流出,此为胆总管胆汁(A胆汁),一般流量为10~20rnl;继之为棕褐色黏稠液体,此为胆囊胆汁(B胆汁),流量约为30~60ml,当胆囊有病变时此量可有改变;最后流出的柠檬黄色稀薄液体,此为肝胆管胆汁(C胆汁),当此胆汁流出量足够检查时即可终止引流。分别收集A、B、C胆汁于3只清洁试管及3只培养管内并D胆汁一同送检。

(6)检查完毕,拔出引流管。

4. 注意事项

(1)十二指肠液应在清晨空腹时采取,尽可能减少胃液的干扰。
(2)如插管已深,仍不见碱性液流出,pH试纸检测仍为酸性液,说明导管可能盘于胃中,可将导管抽出少许,如前述方法缓缓重新插入,必要时可肌注阿托品0.5mg或山莨菪碱10mg或胃复安10mg,松弛幽门便于导管通过。

(3)如引流管经3h仍未能进人十二指肠,终止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