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08-16 08:53浏览:
次
1. 适应症
(1)抽取腹腔积液进行各种实验室检验,以便寻找病因、协助诊断。
(2)治疗性穿刺:①大量腹水有压迫症状致明显呼吸困难、气促、少尿者;②腹腔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③腹水浓缩回输。
(3)行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
2. 禁忌症
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包虫病、卵巢肿瘤、肝昏迷先兆者、腹腔高度胀气、动脉瘤、中晚期妊娠、躁动不能合作者均不宜行腹腔穿刺。
3. 操作方法
(1)术前预备:①作好病人思想工作,消除顾虑,精神紧张者术前可口服安定2.5~5mg;②器械及物品,腹腔穿刺包,无菌手套,1%普鲁卡因,消毒剂,多头腹带等。③备好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④穿刺前常规嘱病人排空膀胱,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2)患者体位:根据病情、积液多少、体质状况可采用坐位、半坐位、左侧卧位或仰卧位,放液时使病人保持体位恬静,并于背部铺好腹带。
(3)穿刺部位:①平卧位,叩诊腹部移动性浊音,在浊音界下方作穿刺点,一般采取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的交界点为穿刺点。②仰卧位时,在平脐水平线与腋前线交叉处,常用于腹腔诊断性穿刺点。③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cm偏右或偏左1~1.5cm处。
(4)穿刺部位常规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用1%利多卡因自皮肤至腹膜壁层作局部浸润麻醉。
(5)作诊断性穿刺,可用8~9号针头连接注射器于局麻部位垂直刺入,至阻力感消失时,即抽液10~20ml送化验,抽毕拔针,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6)做腹腔放液时,皮肤消毒前需垫好多头腹带,穿刺时针头刺入皮下后潜行稍许再垂直刺入腹腔,以免术后漏液,腹水缓慢流出,以容器接之,针头外覆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于腹壁上。放液过程中宜注重速度及量,观察患者反应。
(7)放液完毕,拔出针头。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紧束多头腹带。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
4. 留意事项
(1)术前准备应充分,术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心悸等症状,并密切观察病人呼吸、脉搏、面色等情况,若出现上述症状立刻停止穿刺,并作适当处理。
(2)肝硬化患者初次放腹水量不宜超过3000ml,放液频率每周不应多于2次,放液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引起晕厥或休克,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大量蛋白丢失而诱发肝昏迷,但在补充大量白蛋白的基础上,也可以大量放液。
(3)腹水为血性者则于取得标本后,停止抽吸或放液。
(4)放腹水时应预先打好腹带,并于放腹水过程中随之逐渐收紧,以防休克。
(5)注意无菌操作,防止继发腹腔内感染。
(6)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不少于12h,放液前后需测量腹围,并作腹部体检,术后注意有无腹痛,观察有无穿刺部位漏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