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列表
  • 藏象学说-22018-03-20 19:01:59

    5、对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影响:男子精液的正常排泄,是肝肾二脏共同作用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精液排泄通畅有度。而气机调畅是女子经血排泄能否通畅有度的重要条件之一,因而也受到肝脏的影响。若肝失疏泄,则月经周期混乱,经行不畅,甚或痛经。 肝气,...

  • 藏象学说-12018-03-20 19:00:49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所谓藏象,即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医疗实践的基础...

  • 病因-32018-03-20 18:59:43

    (三)多发为情志病证 情志病的概念:原理及举例。 (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一是有利于疾病康复;二是诱发疾病发作或加重病情。 第四节 饮食失宜 第五节 劳逸失度 第六节 病理产物 概说: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又称继发性病因、内生有形实邪),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脏...

  • 病因-22018-03-20 18:58:27

    (四)燥邪 1.基本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干燥、收敛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首犯肺卫,发为外燥病证(包括温燥和凉燥)。 2.性质和致病特征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五)火(热)邪 1.基本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

  • 病因-12018-03-20 18:57:17

    一、病因的概念 病因(亦称为致病因素、病原、病邪、邪气等),即指破坏人体阴阳正常水平的相对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中医学所说的病因,主要包括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外伤、诸虫(即寄生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以及痰饮、...

  • 五脏六腑2018-03-20 18:56:11

    五脏 肝 脏 一、储藏血液肝病会有血虚、血滞的现象,同样的,血虚、血滞也会引起肝病的发作。 二、五脏之冠有一个强健的肝,就不容易患疾...

  • 发病2018-03-20 18:54:56

    一、发病的概念 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即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 二、发病学说的概念和源流 (一)概念 基础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径、类型、机制、规律,以及影响发病诸因素的基础理论。 (二)源流 1.在发病机理方面 (1)《...

  • 阴阳学说2018-03-20 18:53:53

    中医阴阳学说的基础理论 阴阳概念被引入医学领域以后,经过长期医疗实践的检验和不断地充实发展,广泛用于解释人体生命过程和疾病现象,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成为具有显著医学特点的、在中医学里占有基本地位的概念。以阴阳为方法论在中医学的运用,获得...

  • 防治原则-22018-03-20 18:52:48

    二、治标与治本 (一)中医学中标与本的概念 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标本关系常用来概括说明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在中医学中常用来概括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后关系。 (二)治标与治本治则的临床应用 1.缓则治本 即指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状的情况下,...

  • 防治原则-12018-03-20 18:51:23

    第一节 预防 一、预防与养生的概念及其关系 (一)预防的概念 预防(古代医家称之为治未病),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二)养生的概念 养生(古称摄生、道生、保生等),即调摄保养自身生命之意,是为了实现保健强身、预防疾...

  • 首页
  • 上一页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下一页
  • 末页
  • 428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