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肿瘤疾病 > 文章内容

肺癌不能只医肺,全身性疾病需多学科治疗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8-11 09:32浏览:

中晚期肺癌,并非不可治

 
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周彩存教授指出,对于中晚期肺癌,传统的治疗方法多是化疗联合局部放疗。
 
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遗传学的发展,针对肺癌驱动基因和表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肺癌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通过这样的“精准”治疗,中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得到大大提高,肺癌成为“慢性病”的时代即将到来,肺癌的治疗永远在路上,中晚期肺癌并非不可治。
 
精准医疗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周彩存教授指出,相比传统诊疗手段,精准医疗具有精准性和便捷性,一方面通过基因测序可以找出癌症的突变基因,从而迅速确定对症药物,省去患者尝试各种治疗方法的时间,提升治疗效果。
 
另一方面,基因测序只需要患者的血液甚至唾液,无需传统的病理切片,可以减少诊断过程中对患者身体的损伤。可以预见,精准医疗技术的出现,将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诊疗体验和诊疗效果,发展潜力大。
 
肺癌是全身性疾病,离不开多学科治疗
 
肺癌在原发肿瘤在很小时就可以发生远处转移,即使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后也可能出现局部复发和发生远处转移。
 
即使一期肺癌“根治性”手术后都会有20%左右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二期肺癌手术后有30-40%的患者会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三期肺癌手术后有50%以上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临床上我们见到的更多的是远处转移。
 
近年来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概念已经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接受。因此,肺癌治疗不能只着眼于局部治疗,要时刻牢记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需要外科、内科、放疗科等多学科综合治疗。
 
一定要根据肺癌病人一般情况、合并症、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驱动基因表达等,综合地、科学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局部和全身治疗手段,以期达到临床根治或延长患者生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目前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包括:手术+化疗、手术+靶向、化疗+靶向、射频消融+化疗、射频消融+靶向、化疗+放疗+靶向等多种相结合的治疗手段。
 
总之,肺癌治疗不是一个学科的事情,一定要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在重视延长肺癌患者生存外,也要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肺癌患者更多的临床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