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10-15 20:37浏览:
次
【实验材料】
1.实验器材
PCR扩增仪,台式高速离心机,移液器,经高压灭菌后的Eppendorf 管,电泳仪。
2.实验试剂
(1)模板DNA(0.1µg/µl):用牙签挑取单菌落悬浮到50µl的裂解液中(裂解液 1%TritonX-100,20mmol/lTris-HClPH8.2,2mmol/lEDTA),95℃温浴10分钟,10000rpm离心5分钟,取2µl上清液用于总体积50µl的PCR反应。
(2)TaqDNA聚合酶(5U/µl),10×扩增缓冲液,dNTP(1mmol/L):购买
(3)引物(100pmol/L):设计并合成与目的DNA两侧互补的引物内。
【实验操作】
1.准备PCR反应溶液
(1)按以下次序,将下列成分在0.5ml灭菌Eppendorf管内混合:
10×扩增缓冲液10µl
4×dNTPs(包括四种dNTP)8µl
引物 11µl
引物21µl
模板DNA1µl(10ng)
TaqDNA聚合酶1µl(2.5U)
加水至终体积100µl
(2)用手指轻弹Eppendorf管底部,使溶液混匀。在台式离心机中离心2秒以集中溶液于管底。
(3)加石蜡油50µl封住溶液表面。
2.PCR扩增反应
将加好样品的Eppendorf管置于PCR扩增仪内,95℃5分钟,使模板DNA 完全变性。然后按95℃变性1分钟,55℃退火45秒,72℃延伸1分钟,重复循环30次,循环结束后72℃延伸8分钟。反应完毕,将样品取出置-4℃待用。
【实验结果】
取出样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或聚丙烯酰胺电泳,溴化乙锭(EB)染色,观察DNA条带。
【讨论】
1.PCR结果若出现非特异性的扩增条带,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包括改变退火温度和时间,调整Mg2+浓度等。
2.PCR反应特异性强,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和dNTP的量不宜过多。
3.引物设计要合理。一般引物长度为18 个~30个核苷酸;引物间的G+C含量应为40%~60%,而且避免引物内部产生二级结构;引物3ˊ端不应该互补,避免在PCR反应过程中产生引物二聚体;避免引物3ˊ端出现3个连续的G或C;理想的情况下,成对引物的G、C含量应相似以便以相近的退火温度与互补的模板链相结合,此外,引物5ˊ端序列对于后续操作也是十分有用的,例如,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时,可以考虑在引物5ˊ端引入限制性酶切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