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10-15 18:43浏览:
次
?② 动物接种:选用未感染过BVD?MD的6月龄健康犊牛,隔离观察半个月,确证无病后,每头 犊牛 接种待检血液或病料乳剂(按常规要求处理)50ml,其中40ml作静脉注射,10ml作滴鼻接种。 此 后每天进行临床观察和体温测量,并定期采血作病毒分离和血清抗体检测。?
③ 琼脂扩散试 验:存在于病畜肠粘膜、肠系膜淋巴结、胰腺以及发 生病变的其 它组织中的沉淀抗原,可用琼脂扩散试验检出。方法是选取发炎或糜烂和溃疡周围的粘膜, 不经任何处理,直接与阳性血清进行琼脂扩散试验。据统计,约有60% 的病牛呈现阳性 反应。
?④ 电镜检查:获得的新鲜病料或细胞培养 物可直接用负染法,在电镜下观察病毒粒子的特征。也可用铬投影的电子显微照相测量 病毒的 大小和形态。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35~55nm,有囊膜(无突起)和一个直径约24~30nm的病 毒核心。也可制作超薄切片标本后检查,病毒粒子存在于胞浆、空泡和扩张的内质网池内,形 态比较规整,常有囊膜,大小约60nm。?
⑤ 免疫荧光染色:BVD?MD病毒的特异性免疫血清以往用山羊或牛制备。后来发现, 用 猪 制备的抗血清在用荧光素标记后较少出现非特异性荧光。经鼻道给猪感染BVD?MD病 毒,经1个月后用猪瘟强毒攻击。在攻毒后14~21天分离血清,56℃灭活半小时后提取I gG,-20℃保存备用。? 有关IgG提取以及荧光素的标记方法,请参阅本书第十四章。? 应用荧光抗体技术(通常用直接法)可以检测感染细胞培养物(飞片)以及病变组织冰 冻切片中的病毒抗原。荧光颗粒出现于胞浆中,并可应用未标记抗体进行荧光抑制试验 作进一步鉴定。
?⑥ 双抗体夹心ELISA:王新平等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BVDV,给本病的诊断、检 疫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段。
?⑦ 核酸探针杂交试验:是直接检测血细胞和脏器组织中BVDV高度特异和灵敏的 方法并在临床上得到初步应用。?
⑧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根据BVDV病毒基因组序列合成一对或数对引物,应 用 RT?PCR 可以高度特异、灵敏地检测器官、组织、培养细胞中的BVDV,并区分不同的BVDV 株或与猪瘟病毒、边界病毒相区别。? 牛在妊娠前3个月感染非致细胞病变型BVDV,可引起流产、 死胎或先天性感染以及 生产免疫耐受性的犊牛。先天性感染的牛一般外观健康,但一旦感染致细胞病变型BVDV,则 常常死于粘膜病。畜群中先天性感染牛所占百分比一般较小,但却足以起到传播作用, 使整个牛群长期带毒。因此检出和清除这些感染牛是很重要的。目前常用的BVDV 分离和抗原检测技术,如免疫荧光试验和细胞培养方法等耗时,繁琐,不能快速得出诊断结 果。RT?P CR可以快速敏感地检出BVDV,与核酸探针结合起来,更可将灵敏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