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10-15 09:58浏览:
次
图8-3 小鼠皮下注射示意图 图8-4 小鼠腹腔注射示意图
(二)家兔接种法
【材料】
1.家兔。
2.无菌注射器和针头。
3.碘酒、75%酒精、接种物。
【方法】
1.皮内注射法:皮内注射多为观察皮肤反应,所以注射前应将局部毛剪去。常注射在背部。注射局部消毒后,将针头的针孔向上平刺皮层内,注射物推入后,如局部隆起,其上毛孔明显,即表示注入。注射量不超过0.1ml。
2.静脉注射法:多采用外耳缘静脉注射(图8-5)。
(1) 将家兔放入固定盒固定好,拔去注射部位的毛,局部消毒,手指轻弹兔耳使血管扩张。
(2) 针头经皮肤平刺入血管中,回一下血,缓慢注入接种物。
(3) 注射后局部消毒,并用消毒棉球轻压片刻,以免血液流出。
图8-5 兔耳缘静脉注射
二、接种后动物管理
实验动物接种后,应仔细管理,以免引起实验室内污染或造成实验中的误差,影响实验结果。
1.隔离:动物经注射感染材料后,应与健康动物分开饲养,并在饲养笼上贴标签,注明接种材料、剂量、日期、途径和接种者姓名,以免混淆。
2.观察:注射后每日观察1~2次,注射动物有无异常。
3.测体重、体温,需要时须每日测体温。一般动物体温较人高,现将常用动物正常体温列于下供参考(肛门测定)。
家兔 38.3~40.8℃
豚鼠 38.6~39.4℃
小白鼠 32.4~38℃
4.动物死亡后,应立即进行尸体解剖。不需解剖者,则焚烧或用消毒液浸包后深埋。
三、细菌致病作用的测定
细菌的致病力包括侵袭力和毒素。前者是指依靠酶的作用或形成荚膜侵袭机体组织的能力,细菌所产生的酶有血浆凝固酶、链激酶、透明质酸酶等。后者有内、外毒素2种。
(一)血浆凝固酶试验(见实验九)
(二)透明质酸酶试验
【原理】
透明质酸是葡萄糖醛酸和乙酰氨基葡萄糖聚合物,是结缔组织基质成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产生的透明质酸酶可水解透明质酸,使结缔组织疏松,通透性增高,使细菌和毒性物质易于扩散,故此酶亦称扩散因子。
【材料】
1.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肉汤培养滤液(含透明质酸酶)、1%美蓝液(或黑墨汁)、生理盐水。
2.小试管、lml注射器、6号针头等。
3.家兔。
【方法】
1.将家兔背部两侧毛剪除干净,75%酒精消毒注射部位。
2.将细菌培养滤液与少许1%美蓝液混合,注射0.2ml于家兔一侧皮内,为实验侧。生理盐水与少许美蓝混合,同法注入家兔另一侧皮内,为对照侧。注射时避免液体漏出,以免皮肤着色,影响结果的观察。
3.2h后,比较两侧美蓝在皮下的扩散范围。
【结果】
家兔试验侧皮下深蓝色扩散区明显大于对照侧,说明了透明质酸酶的作用。
(三)链激酶试验
【原理】
链激酶,又称溶纤维蛋白酶,能水解血浆纤维蛋白,使凝固的血块溶解,出现液化现象。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某些金黄色葡萄球菌株可产生此酶,有助于细菌及毒性产物在感染病灶内扩散。
【材料】
1.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肉汤培养物(含链激酶)、四联球菌肉汤培养物、生理盐水、枸橼酸盐抗凝血、5%氯化钙液。
2.小试管、1ml注射器、37℃水浴箱等。
【方法】
1.取带棉塞小试管3支编号①、②、③,各加入抗凝血1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