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物医药 > 文章内容

细菌的人工培养方法(1)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7-10-14 15:40浏览:

一、实验目的
了解常用的液体、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的成分、制备方法和用途。初步掌握各种培养基接种技术;观察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认识菌落、菌苔。
二、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用人工方法将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调配在一起,形成的一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用以分离、传代和培养细菌。按培养基的用途分为基础(普通)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厌氧培养基等。按培养基的物理形状又分为液体、固体和半固体三种。
三、仪器设备
三角烧瓶、天平、试管、平皿、高压消毒灭菌器。
四、相关知识点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各种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在自然界,微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类型多样,加之实验和研究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但是,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中,一般应含有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
不同的微生物在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能表现出各自特有的培养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作为不同种类微生物的鉴别特征之一。了解它们的培养特征、掌握其生长规律对识别、控制和利用微生物具有重要价值。
五、实验步骤
(一)常用培养基的制备
1、普通液体培养基
(1)将新鲜的精牛肉除去脂肪和筋膜制成肉馅,取500克牛肉馅加l000ml蒸馏水,置4℃冰箱浸泡过夜,使牛肉中的水溶性营养物质充分浸出。
(2)次日将浸泡过夜的牛肉馅加热煮沸30分钟,放凉,使残余的脂肪凝固,然后用纱布和滤纸过滤,最后将滤液补足为原量,此种液体为牛肉浸汁。
(3)取1 000ml牛肉浸汁加蛋白胨10克,氯化钠5克加热溶解,冷至50℃左右时用氢氧化钠调整pH至7.6,再煮沸10分钟(因牛肉浸汁中部分碳水化合物,经加热破坏产酸,影响pH;产生多磷酸盐,培养基不澄清)待冷却后,再调整pH至7.6,然后以滤纸过滤,滤液必须澄清,此种液体称为肉汤培养基。
(4)将肉汤培养基分装于试管或三角烧瓶中,塞好试管和瓶塞,包装好后,用15磅(121℃)蒸气15~30分钟灭菌。待冷后,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牛肉汤培养基主要用于纯种细菌的培养和增菌,也是其它培养基的基础。
2、普通琼脂培养基
(1)取100ml牛肉汤加入2~3克琼脂(根据琼脂凝固程度决定)。
(2)加热100℃溶化后,趁热调整pH为7.4。
(3)分装于试管或三角烧瓶中,塞好试管和瓶塞,包装好后,用15磅灭菌15~30分钟。
(4)待培养基冷至50℃左右无菌操作倒入无菌试管,趁热将试管斜置,冷凝后即为琼脂斜面培养基;将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平放,待凝固后即为普通琼脂平板。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琼脂斜面培养基主要用于纯种细菌的培养,琼脂(琼脂血)平板主要用于杂种细菌的分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等。
3、半固体培养基
其制备方法基本上与普通琼脂培养基相同,只将琼脂的用量改为0.3%~0.5%即可。通常分装于试管内占试管体积的1/3的量,高压灭菌后直立,使其凝固成高层。半固体培养基可供检查细菌动力和保存菌种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