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10-14 15:21浏览:
次
三、实验器材
1、菌种
培养12-16h的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或者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培养24小时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2、染色液和试剂
结晶紫、卢哥氏碘液、95%酒精、蕃红、复红、二甲苯、香柏油
3、器材
废液缸、洗瓶、载玻片、接种杯、酒精灯、擦镜纸、显微镜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简单染色
(1)涂片 取干净载玻片一块,在载玻片的左、右各加一滴蒸馏水,按无菌操作法取菌涂片,左边涂苏云金杆菌,右边涂大肠杆菌,做成浓菌液。再取
干净载玻片一块将刚制成的苏云金杆菌浓菌液挑2-3环涂在左边制成薄的涂面,将大肠杆菌的浓菌液取2-3环涂在右边制成薄涂面。亦可直接在载玻片上制薄的涂面,注意取菌不要太多。
(2)晾干 让涂片自然晾干或者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文火烘干;
(3)固定 手执玻片一端,让菌膜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以不烫手为宜);
(4)染色 将固定过的涂片放在废液缸上的搁架上,加复红染色1-2min;
(5)水洗 用水洗去涂片上的染色液;
(6)干燥 将洗过的涂片放在空气中晾干或用吸水纸吸干;
(7)镜检 先低倍观察,再高倍观察,并找出适当的视野后,将高倍镜转出,在涂片上加香柏油一滴,将油镜头浸入油滴中仔细调焦观察细菌的形态。
2、革兰氏染色
(1)涂片 与简单染色涂片相同;
(2)晾干 与简单染色法相同;
(3)固定 与简单染色法相同;
(4)结晶紫色染色 将玻片置于废液缸玻片搁架上,加适量(以盖满细菌涂面)的结晶紫染色液染色1分钟;
(5)水洗 倾去染色液,用水小心地冲洗;
(6)媒染 滴加卢哥氏碘液,媒染1min;
(7)水洗 用水洗去碘液;
(8)脱色 将玻片倾斜,连续滴加95%乙醇脱色20—25s至流出液无色,立即水洗;
(9)复染 滴加蕃红复染5min;
(10)水洗 用水洗去涂片上的蕃红染色液;
(11)晾干 将染好的涂片放空气中晾干或者用吸水纸吸干;
(12)镜检 镜检时先用低倍,再用高倍,最后用油镜观察,并判断菌体的革兰氏染色反应性;
五 注意事项
1、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酒精脱色。如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染成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会被染成革兰氏阳性菌。脱色时间的长短还受涂片厚薄及乙醇用量多少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严格规定,需要多加练习;
2、选用幼龄的细菌。G+菌培养12h-16h,E.coli培养24h。若菌龄太老,由于菌体死亡或自溶常使革兰氏阳性菌转呈阴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