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10-14 10:30浏览:
次
在小鼠的胚胎细胞中也存在RNAi,将727个碱基对的双链RNA转入小鼠的畸胎瘤细胞,诱发了细胞内的RNAi机制,并抑制了报告基因的表达[6]。但大于30个核苷酸的双链RNA进入哺乳动物的成体细胞后,会非特异的阻断基因的表达。这是由于当长的双链RNA进入哺乳动物成体细胞后,细胞内的病毒防御机制被激活。细胞内干扰素产生增加,蛋白激酶PKR激活,使转录因子E2F被抑制,非特异的阻断基因的转录,并诱导细胞凋亡。另一方面,RNA酶L(RNase L)被激活,产生非特异的mRNA降解。而未分化的胚胎细胞中,上述防御病毒的机制存在缺陷,因而 双链RNA能特异的阻断基因的表达。
由于大于30个核苷酸的双链RNA非特异的阻断哺乳动物成体细胞中的基因表达,RNAi在哺乳动物成体细胞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但Tuschl等人的研究工作克服了这一障碍。他们发现,21个核苷酸的双链RNA能够诱发哺乳动物细胞内的RNAi机制,同时不会激活细胞内的干扰素 [7]。他们合成了以荧光素酶的mRNA为靶分子的21个核苷酸的双链RNA,将它和荧光素酶的表达质粒用脂质体共转染到NIH3T3,COS- 7,Hela S3,293细胞中,报告基因的表达被抑制了90%。由于报告基因得到的结果不能完全说明细胞内的情况,他们又合成了细胞内源性基因laminA/C为靶目标的双链RNA,这个双链RNA也特异的抑制了laminA/C的表达,抑制率达到90%以上。
根据一条mRNA的不同靶位点可以合成出许多条双链RNA,研究发现这些双链RNA的作用差别很大 [8]。其中转录起始位点,编码区的3’末端为靶点的双链RNA的效果很差。而GC含量低的区域似乎双链RNA的效果好。线虫内的siRNA可以作为引物,以靶mRNA为模板,在RDRP及Dicer的作用下,大量扩增siRNA。将siRNA的3’末端标记上FITC使它丧失引物的作用,在将其转入哺乳动物细胞内,它抑制靶基因的作用并没有受到影响。因而研究者推测,哺乳动物细胞内不存在象线虫那样的依赖于RDRP的RNAi放大机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瞬时转染dsRNA后,dsRNA的作用只维持了三天。而将表达dsRNA的载体转入哺乳动物细胞后筛选出的稳定表达株中,在转染八周后dsRNA仍能有效的抑制靶基因的表达[9]。利用载体表达出的dsRNA为发夹结构,其环状部位的核苷酸的序列和数目对dsRNA的作用都有影响,研究者发现9个核苷酸比5个或7个核苷酸的效果好[9]。DsRNA的作用很强,在1nM时就能有效的阻断靶基因的表达。RNAi还具有很高的特异性。19个核苷酸的 dsRNA几乎可以完全抑制基因的表达,而将其中的一个核苷酸突变掉后,它对基因的抑制作用就消失了[9],这对dsRNA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避免dsRNA降解与靶mRNA同家族的其他的mRNA。
三. 双链RNA的构建
双链RNA可先在体外构建好,然后转染细胞。在体外构建双链RNA时,分别在体外转录出正义和反义 RNA,再将两者退火,形成双链RNA。体外合成的双链RNA可以用脂质体转入细胞中。但有些细胞脂质体转移效果差,转移到细胞内的双链RNA半衰期短。而先在体外构建能表达双链RNA的载体,再将载体转移到细胞内在细胞内合成出双链RNA,不但能增加有效转染细胞的种类,而且在长期稳定表达载体的细胞株中,双链RNA能够长期发挥阻断基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