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10-14 09:54浏览:
次
维生素B2(核黄素)在440~500nm波长光照射下发生黄绿色荧光。在稀溶液中其荧光强度与维生素B2的浓度成正比。利用硅镁吸附剂对维生素B2的吸附作用去除样品中的干扰荧光测定的杂质,然后洗脱维生素B2, 测定其荧光强度。试液再加入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将维生素B2还原为无荧光的物质,再测定试液中残余荧光杂质的荧光强度,两者之差即为食品中维生素B2所产生的荧光强度。
试剂和器材
一、试剂
0.1 mol/L盐酸; 1 mol/L氢氧化钠; 0.1 mol/L氢氧化钠; 20%(w/v)连二亚硫酸钠溶液; 洗脱液:丙酮+冰醋酸+水(5+2+9); 0.04%溴甲酚绿指示剂; 3%(v/v)高锰酸钾溶液; 3%(v/v)过氧化氢溶液;2.5mol/L无水乙酸钠溶液;硅镁吸附剂:60~100目,sigma 公司产品。
10%木瓜蛋白酶:用2.5mol/L乙酸钠溶液配制。使用时现配制。
10%淀粉酶:用2.5mol/L乙酸钠溶液配制。使用时现配制。
维生素B2标准液的配制:
A) 维生素B2标准储备液(25μg/mL):将标准品维生素B2粉状结晶置于真空干燥器中。经过24小时后,准确称取50mg,置于2L容量瓶中,加入 2.4mL冰乙酸和1.5mL水。将容量瓶置于温水中摇动,待其溶解,冷却至室温,稀释至2L,移至棕色瓶中,加少许甲苯复盖于溶液表面,于冰箱中保存。
B) 维生素B2标准使用液:吸取2.00mL维生素B2标准储备液,置于5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避光,贮于4℃冰箱,可保存一周。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0μg维生素B2。
二、材料
新鲜猪肝或干黄豆。
三、器材
试管1.5×20cm(×4); 移液管10mL(×1), 1 mL(×2);容量瓶100mL(×1),10mL(×1);高压消毒锅,电热恒温培养箱,维生素B2吸附,荧光分光光度计。
操作方法
一、样品提取
1.水解:称取2~10g样品(约含10~200μg 维生素B2)于100ml三角瓶中,加50mL 0.1mol/L盐酸,搅拌直到颗粒物分散均匀。用40ml瓷坩埚为盖扣住瓶口,于121℃高压水解样品30min。水解液冷却后,滴加1mol/L氢氧化钠,用0.04%溴甲酚绿作外指示剂调至pH为4.5。
2.酶解:含有淀粉的水解液:加入3ml 10%淀粉酶溶液,于37~40℃保温约16h。含高蛋白的水解液:加3ml10%木瓜蛋白酶溶液,于37~40℃约16h。
3.过滤:上述酶解液定容至100ml,过滤。此提取液在4℃冰箱中可保存一周。
二、氧化去杂质
视样品中维生素B2的含量取一定体积的样品提取液及维生素B2标准使用液(约含1~10μg维生素B2)分别于 20ml的带盖刻度试管中,加水至15ml。各管加0.5ml冰乙酸,混匀。加3%高锰酸钾溶液0.5ml,混匀,放置2min,使氧化去杂质。滴加3% 双氧水溶液数滴,直至高锰酸钾的颜色褪掉。剧烈振摇此管,使多余的氧气逸出。
三、维生素B2的吸附和洗脱
1.维生素B2吸附柱:硅镁吸附剂约1g用湿法装入柱,占柱长1/2~2/3(约5cm)为宜(吸附柱下端用一团脱脂棉垫上),勿使柱内产生气泡,调节流速约为60滴/min。
2.过柱与洗脱:将全部氧化后的样液及标准液通过吸附柱后,用约20ml热水洗去样液中的杂质。然后用 5.00ml洗脱液将样品中维生素B2洗脱并收集于一带盖10ml刻度试管中,再用水洗吸附柱,收集洗出之液体并定容至10ml,混匀后待测荧光。
四、测定
1.于激发光波长440nm,发射光波长525nm测量样品管及标准管的荧光值。
2.待样品及标准的荧光值测量后,在各管的剩余液(约5~7ml)中加0.1ml20%连二亚硫酸钠溶液,立即混匀,在20s内测出各管的荧光值,作为各自的空白值。
五、计算
按下式计算样品中维生素B2的含量:
式中: X —样品中含维生素B2的量,mg/100g;
A —样品管荧光值;
B —样品管空白荧光值;
C —标准管荧光值;
D —标准管空白荧光值;
f —稀释倍数;
m —样品的质量,g;
S —标准管中的维生素B2含量,μg;
100/1000 —将样品中维生素B2量由μg/g折算成mg/100g的折算系数。
注意事项
维生素B2极易被光线破坏,实验操作应尽可能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