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10-14 09:02浏览:
次
离子交换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是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发酵、医药、化工和水质的处理等,分离的对象多为小分子物质。
一、基本原理
离子交换层析是利用离子交换剂对各种离子的亲和力不同,借以分离混合物中各种离子的一种层析技术。其主要特点是依靠带有相反电荷的颗粒之间具有引力的作用。离子交换层析的固定相是载有大量电荷的离子交换剂;流动相是具有一定pH值和一定离子强度的电解质溶液。当混合物溶液中带有与离子交换剂相反电荷的溶质流经离子交换剂时,后者即对不同溶质进行选择性吸附。随后,用带有与溶质相同电荷的洗脱液进行洗脱,被吸附的溶质可被置换而洗脱下来,从而达到分离混合物中各种带电荷溶质的目的。离子交换剂按其所带电荷的性质分为阴离子交换剂和阳离子交换剂两类。阴离子交换剂本身带有正电荷,可以吸引并结合混合物[的物质;阳离子交换剂本身带有负电荷,可以吸引并结合混合物中带正电荷的物质。
二、离子交换剂的类型
常用的离子交换剂主要有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纤维素、离子交换葡聚糖或离子交换琼脂糖凝胶等。
1.离子交换树脂:是由苯乙烯作为单体,苯二乙烯作为关联剂,进行聚合和交联反应生成的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高聚物。其上再引入所需要的酸性基团或碱性基团。带酸性基团的属阳离子交换树脂;带碱性基团的属阴离子交换树脂。
2.离子交换纤维素:离子交换纤维素对蛋白质和核酸的纯化极为有用,因为这生物大分子不能渗入到交联的结构中,因此不能在一般的树脂上被分离。而纤维素之所以具有分离、纯化高分子量化合物的能力,是因为它具有松散的亲水性网状结构,有较大的表面积,大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因此对生物大分子来说,纤维素的交换能力比离子交换树脂要大,同时纤维素来源于生物材料,洗脱条件温和,回收率高。离子交换纤维素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二乙基氨基纤维素,即DEAE-纤维素,属阴离子交换剂。另一种是羧甲基纤维素,即CM-纤维素,属阳离子交换剂。
3.离子交换葡聚糖或离子交换琼脂糖凝胶:这是将离子交换基团连结于交联葡聚糖或琼脂糖上而制成的各种交换剂。交联葡聚糖和琼脂糖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因此这种交换剂既有离子交换作用,又有分子筛作用。
凝胶层析
凝胶层析又称凝胶过滤、凝胶色谱、分子筛层析、分子排阻层析等。它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简便的分离方法。目前已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及医药学等有关领域中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