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植物组织中存在有淀粉酶(分α—、β—两种),能将贮藏淀粉水解成麦芽糖。从而影响种子的萌发或植物的生长。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测定淀粉酶活性并观察环境条件(如温度、pH)及某些化学物质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二、原理
淀粉酶的活性和其他酶一样,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对温度及pH的变化非常敏感,表现有最适温度和最适pH的现象。在最适温度及最适pH的环境中,酶的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度最高;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和最适pH,酶活性变弱,酶促反应速度降低。
除温度及pH外,某些化学物质可抑制或促进酶的活性。可抑制酶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可促进酶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酶的活化剂。
受环境条件影响后,淀粉酶活性的强弱可用碘试法来检查。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1. 材料:小麦种子;水稻种子。
2. 仪器设备:恒温水浴;恒温培养箱;试管;150ml三角瓶;研钵;烧杯;移液管;胶头滴管;试管架;温度计。
3. 试剂:系列磷酸盐-柠檬酸缓冲液;pH5.0醋酸缓冲液(按附录二配制)。
I-KI溶液:称取2g KI溶于蒸馏水中,然后加入1g I2 ,待全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300ml,贮存于棕色瓶备用。
0.5%淀粉溶液。
1%CuSO4溶液。
1%KI溶液。
0.1%HgCl2溶液。
1%NaCl溶液。
0.1%AgNO3溶液。
四、实验步骤
1. 淀粉酶的提取
取已发芽的水稻或小麦种子(幼芽长3~4cm)20粒,放在研钵中研磨,匀浆用100ml水分多次冲洗,集中于150ml三角瓶并充分搅拌、静置1小时后,过滤入另一三角瓶,滤液中即含有淀粉酶,若要短期保存时,可加甲苯数滴防腐,并放入冰箱中。
2. 温度对活性的影响淀粉酶
取试管5支,分别作15、30、45、60、75℃温度标记,并注明“酶液管”,各加入酶提取液5ml;另取5支试管,也分别作15、30、45、60、75℃温度标记,并注明“淀粉液管”,各加入0.5﹪淀粉液5ml;然后各管分别置于相对应温度的水浴中,约5min后,待管内外温度一致,将酶液倒入相同温度的淀粉液管中,摇匀并记下时间,10min后取出(不同处理之间,时间要一致),放入冰水中冷却1min后,往每管加入I-KI溶液5滴,摇匀。观察颜色有何不同,比较不同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判断最适宜的酶促作用温度。
3. 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取4支中型试管,分别加入下列系列pH的磷酸盐-柠檬酸盐缓冲液3ml,并作标记:pH 3.6、4.8、6.0、7.2。每管加入淀粉液3ml和淀粉酶提取液2ml,充分摇匀,记下时间,放置30℃左右温度下20min后,向每管加入I-KI溶液5滴,摇匀,根据生成的颜色,比较淀粉酶的活性。
4. 化学物质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取6支试管,编上1~6号,每管加入淀粉酶提取液1ml及pH5.0醋酸盐缓冲液1ml,然后往1号管加蒸馏水1ml(对照)。2号管加1%NaCl 1ml,3号管加1%碘化钾1ml,4号管中加1%CuSO41ml,5号管加0.1%AgNO31ml,6号管加入0.1%HgCl2(注意,有毒!)1ml,各管再加0.5%淀粉液2ml,摇匀后置于40℃恒温水浴中,并记录开始时间,保温8~10min,取出试管,冷却后向各管加入I-KI溶液5滴,摇匀,观察各管颜色的差异。
五、实验结果记录及分析
1. 用文字说明经不同温度,pH及各种化学物质处理后各试管所显示的颜色。
2. 用文字简要分析环境条件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