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10-13 22:27浏览:
次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
1. 实验仪器:
分部收集器,核酸蛋白质检测仪,记录仪,高速离心机(可用50mL离心管),冰箱,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摇床、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
2. 实验材料及试剂:
样品S1、S2、S-2,CM-Sepharose F.F.,0.02mol/L pH8.0的PBS,0.5mol/L NaCl,烧杯(50mL,250mL)、枯草芽孢杆菌过夜培养物(37℃,18h,160r/min,100/250mL)、0.02mol/L pH8.0的PBS(测活缓冲液, 含50mmol/L NaCl), 0.02mol/L pH8.0的PBS(离子交换洗脱溶液,含0.5mol/L NaCl)
三、实验步骤
(一)溶菌酶的分离纯化
1. 装柱
取20mL CM-Sepharose FF,1.0*20cm层析柱,以0.02M PBS,pH8.0为缓冲液装柱。装柱方式与第一次课大家装填分子筛层析柱的方法一样。注意不能使树脂露出水面,因为树脂露于空气中,当加入溶液时,树脂间隙中会产生气抱,而使交换不完全。对于重复使用的填料,需要先冲3倍柱床体积蒸馏水,将保存用的乙醇洗脱出来。
2. 平衡
用泵将3倍柱床体积的0.02M PBS pH8.0过柱。这一步的作用是使得柱床体系的内外达到平衡与均一,以利后续目的蛋白的结合。
3. 上样
用泵将S-2样品泵入层析柱,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蛋白将通过离子交换的方式,与介质相互作用而挂柱。注意观察并记录280nm下吸收值的变化。
4. 冲平
用3~4cv 0.02mol/L pH8.0的PBS 洗涤离子交换柱至无穿透峰为止,流速约1.5mL/min。在吸收峰下降段留样S3,取约1mL于Ep管-20℃冻存备用)
5. 洗脱
用100mL含0.5mol/L NaCl的0.02mol/L pH8.0的PBS和100mL 0.02mol/L pH8.0的PBS进行梯度洗脱。
收集洗脱峰,记录洗脱时间和洗脱峰体积V4。取0.5mL清液并加入等量40%甘油于1mL Ep管中,制备2管,-20℃备用(留样S4)
6. 再生
用泵将2倍柱体积的2mol/L NaCl过柱,然后水洗4倍柱体积。
洗脱完成后,需要进行离子交换填料的再生处理。离子交换基团为一些盐所覆盖,影响下次的重复使用。因此,先用高浓度的盐将与介质结合紧密的杂质洗脱下来,然后再恢复其离子交换功能。对于CM-sepharose 而言,只需要用水过柱即可以使其离子交换功能得到恢复。
7. 保存
用泵将2倍柱体积的20%乙醇过柱。介质回收用于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介质多保存于液体中。保存时需加入一些抑菌剂,如叠氮化钠等。对于本介质,只需采用20%乙醇保存即可。
对于洗脱下来的样品,我们无法确证是否含有溶菌酶。因此需要进行监测。一般采取活性监测的方式。本实验中利用溶菌酶水解枯草芽孢杆菌细胞壁,使得枯草芽孢杆菌裂解,以595 nm下光吸收值的变化来确定溶菌酶所在的吸收峰。
(二)溶菌酶的活性测定
取6mL枯草芽孢杆菌的过夜培养物,3500rpm常温离心5分钟,弃上清,沉淀用6mL 0.02mol/L PBS缓冲液悬浮,利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其OD595并记录(吸光度在0.5~1.0范围,如果读数过高可适当稀释)。比色皿编号见下表,其中1只加入PBS作为仪器调零空白,2作为对照,3、4用于平行测定然后取平均值),30s测定一次吸光度值,约 3min内至吸光度达到稳定。
比色皿 | 1 | 2 | 3 | 4 |
PBS缓冲液/mL | 3 | - | - | - |
细胞PBS悬液/mL | - | 3 | 2.9 | 2.9 |
分别用酶液S1~S4/mL | - | - | 0.1 | 0.1 |
在室温,以1号管为对照,每隔30s分别测定2、3、4在595nm的吸光度。(因仪器数量有限,请各组错开时间进行,确保仪器准备完毕才加入酶液)
时间(s)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2号 | |||||||
3号 | |||||||
4号 |
观察悬液OD595反应前后的变化。根据以下的酶活定义,测定溶菌酶S1~S4活性。其中活力单位(U):酶在室温(25℃),pH8.0条件下,OD650每分钟降低0.001为1个活力单位U。处理数据后完成下表:
S1 | S2 | S3 | S4 | |
酶活 U/mL |
四、注意事项
1.离子交换树脂再使用前需要再生,阴离子交换树脂以“碱酸碱”的顺序进行处理,阳离子交换树脂以“酸碱酸”的顺序进行处理和再生。装柱时要求粒度均匀,比较致密,柱床表面平整,柱中无裂缝,气泡和沟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