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10-13 19:32浏览:
次
方法 | 分离原理 | 基于 |
凝胶过滤(GF) | 分子大小/形状 | 分子形态 |
离子交换色谱(IEX) | 分子所带电荷 | Asp、Glu、Lys、Arg、His等带电 氨基酸 |
疏水作用色谱(HIC) | 表面疏水性 | Trp、Phe、Ile、Leu、Tyr、Pro、Met、Val、Ala等疏水性 氨基酸 |
金属螯合色谱(IMAC) | 分子与金属形成配位键 | His、Trp、Cys |
亲和色谱 | 特异生物识别作用 | 抗原 -抗体,酶-底物,酶-抑制剂等 |
共价结合色谱 | 共价结合 | 巯基(Cys) |
首先,自然来源或者重组表达的蛋白质经过一些粗提的步骤(例如:匀浆、离心、硫酸铵沉淀等)成为稳定的可以用于色谱分离的样品。
然后进行捕获色谱(capture chromatography),主要目标是浓缩和去除大量的容易去除的杂质,此步最关心的是流速和载量,常采用高载量、快流速凝胶。
经过浓缩的部分纯化的样品进行中级色谱(intermediate chromatography),目的是去除较难去除的杂质,此步最关心的是分辨率,常采用高分辨率的细颗粒凝胶。
最后为了得到符合要求的最终产品,去除残存的杂质以及目的蛋白的多聚物或者降解片断,进行精制色谱(polishing chromatography),常采用具有高分辨率的凝胶过滤凝胶进行凝胶过滤色谱。
2、纯化前的准备工作
(1)样品稳定性试验
a、测定样品在pH 2-9的稳定性;
b、测定样品在0-4 mol/L NaCl及0-2 mol/L 硫酸铵中的稳定性;
c、测定样品在0-50%乙醇、甲醇中的稳定性;
d、测定样品在4-40℃的稳定性;
e、室温下静置过夜,测定对蛋白水解酶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