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10-13 18:15浏览:
次
5、对初筛的重组子做进一步检测。
(二)诱导表达
筛选到的阳性重组子菌株
↓
用LB培养基在37℃培养过夜
↓
以1%的比例接种至100ml的表达用培养基中
↓
37℃培养至OD≈0.7-0.8
↓
加入 50μl 1mol/L IPTG (终浓度0.5nmol/L)
↓
37℃,振摇培养一段时间
↓
4℃,低温离心,收集菌体备用
(三) SDS-PAGE检测蛋白
1、配制分离胶
①架好胶板,用1.5nm胶条在两边隔开,用夹子固定,并用封底胶封底约 1cm
表50-1不同浓度的凝胶的成分和用量 单位(ml)
凝胶浓度(%) |
7.5 | 10 | 12 | 15 | 18 | 20 |
双蒸水1.5mol/L |
9.6 | 8.1 | 6.7 | 4.7 | 2.7 | 1.5 |
Tris。 HCL(PH8.8) |
5 | 5 | 5 | 5 | 5 | 5 |
10% (w/v) SDS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Acr/Bis(30%) |
5 | 6.65 | 8 | 12 | 12 | 13.2 |
TEMED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Aps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表50-2 4 %分离胶的配制成分
成分 | 用量 |
双蒸水 | 6.1ml |
0.5mol/L Tris。 HCL(PH6.8) | 2.5ml |
10% (w/v)SDS | 100μl |
Acr/Bis(30%) | 1.3ml |
TEMED | 10μl |
10%Aps | 50μl |
总体积 | 10ml |
②配制分离胶
根据被分离的外源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选择凝胶浓度,将所有成分混匀后加入两玻璃夹缝中,并小心在胶面上加入1cm蒸馏水,约40min,等胶自然凝聚后倾斜倒出蒸馏水,并在两玻璃夹缝中水平插入1.5mn的梳子(在胶面上加入蒸馏水称水封,其目的是保持胶面平整和防止空气进入,影响凝胶)。
2、 按表50-2配制4%的浓缩胶
所有成分混匀后加入到夹缝中,并没过梳齿,待凝固后小心拔出梳子,用 100μl微量注射器抽取电极缓冲液冲洗梳子拔出后的加样凹槽底部,清除未凝的丙烯酰胺。
3、样品制备
菌体样品与2×上样缓冲液1:1混匀,并在100℃沸水浴中保温3min- 5min,取出待用。
4、 电泳
(四)生物活性检测
(五)高表达菌株的筛选
五、注意事项
1、实验前必须查阅有关参考书籍和资料,写出可行的实验步骤,了解有关数据、配制剂和培养基、灭菌等后方可开始实验。
2、实验中使用有毒(如EB)时必须注意防护,勿将毒物污染实验人员、实验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