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10-12 14:45浏览:
次
(2)补体单位滴定
依下表加入各试剂:
管号 | 1:20补体(ml) | 抗原(ml) | 生理盐水(ml) |
摇 匀 后 置 37 ℃ 水 浴 45 分 钟 |
溶血素(2单位)(ml) | 20%羊血球悬液 |
摇
匀 后 置 37 ℃ 水 浴 15 分 钟 |
结果 |
1 | 0.20 | 0.5 | 1.30 | 0.5 | 0.5 | 不溶血 | ||
2 | 0.25 | 0.5 | 1.25 | 0.5 | 0.5 | 稍溶血 | ||
3 | 0.30 | 0.5 | 1.20 | 0.5 | 0.5 | 全溶血 | ||
4 | 0.35 | 0.5 | 1.15 | 0.5 | 0.5 | 全溶血 | ||
5 | 0.40 | 0.5 | 1.10 | 0.5 | 0.5 | 全溶血 | ||
6 | 0.45 | 0.5 | 1.05 | 0.5 | 0.5 | 全溶血 | ||
7 | 0.50 | 0.5 | 1.00 | 0.5 | 0.5 | 全溶血 | ||
8 | —— | 0.5 | 1.50 | 0.5 | 0.5 | 不溶血 |
能引起完全溶血的最小补体量称为准确单位,上表中第3管(即0.3毫升),但因补体的部分损失,故普通稍高的一管为实用单位,实际试验时用两个实用单位。
上表结果为:补体标准单位:0.3毫升;补体实用单位:0.35毫升;补体两个实用单位:0.70毫升。因试验时时两个实用单位的补体0.5毫升,可依下列比例关系换算:20:0.7=x:0.5,得x=14.3,即需将补体稀释14.3倍,用0.5毫升则含有两个实用单位。
(3)抗原的滴定
在用已知抗原测定未知抗体时,必须先滴定抗原效价以决定本试验时所需抗原的最适浓度(反之用已知抗体测定未知抗原时,则需滴定抗体效价)
试剂 \ 管号 | 1 | 2 | 3 | 4 | 5 | 6 |
1:5 稀释血清 | 0.5 | 0.5 | 0.5 | —— | —— | —— |
伤寒抗原2U | 0.5 | —— | —— | 0.5 | —— | —— |
痢疾抗原1:80 | —— | 0.5 | —— | —— | —— | —— |
补体 2U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生理盐水 | —— | —— | 0.5 | 0.5 | 1.0 | 1.5 |
摇匀放置37℃水浴中30min | ||||||
溶血素 2U | 0.5 | 0.5 | 0.5 | 0.5 | 0.5 | —— |
2%羊血球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摇匀放置37℃水浴中15min | ||||||
说明 | 试验管 | 特异性对照 | 血清对照 | 抗原对照 | 溶血素对照 | 羊血球对照 |
如血清对照管呈完全或部分不溶血是为抗补体现象。血清严重污染细菌,混有淋巴液或显著溶血时,常产生很强抗外体作用。又如试管、 吸管不清洁,也可出现抗补体。若有抗补体发生,应抽血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