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10-12 13:45浏览:
次
球体细胞培养
1、琼脂铺底的培养瓶:30ml无菌培养瓶,每瓶中加5 ml 2%琼脂培养基,冷却,形成平坦底层后备用。
2、取生长状态良好已连接成片的细胞,用弯头吸管伸入瓶内,把细胞纵横割划成若干小区后,倒出培养液。
3、加入0.25%的胰蛋白酶液,在倒置显微镜下边消化边观察,当细胞小区边缘微卷起后便立即终止消化,倒出消化液,用Hanks轻轻漂洗一次,加入新培养液3~5 ml,用吸管把已松动的细胞片吸打下来,分装入1~3个含2%琼脂培养基底层的培养瓶中,置温箱继续培养,数日后便可生长成细胞球体。
4、换液:培养1~2日后,如需换液,微倾斜培养瓶,令培养液集于培养瓶底角,停片刻,待球体细胞下沉后,吸除部分培养液,再补充新培养液。
羊水细胞培养
羊水中含有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可在体外培养用以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目前国内外大都采用腹腔羊膜穿刺术,妊娠12-30周的羊水细胞均可培养成功。羊膜腔穿刺取羊水行染色体分析,最佳孕周为16周左右。因此时羊水增长快,羊水中细胞较多,细胞培养易于生长,而且不易损伤胎儿。国内多数选择的穿刺时间在妊娠的第16-30周。国外现已较多地采用妊娠早期的羊膜穿刺,但需在B超下定位及穿刺。羊水量按妊娠时间大致计算(1ml/w)。资料表明,穿刺病例的妊娠结局、分娩方式、胎儿的出生体重等与未穿刺无明显差异。
1、实验材料
2,5%碘酒、75%酒精、无菌棉签和棉球、镊子、20-22号无菌腰穿针、吸管、培养瓶、培养液(PRMI 1640、199、F10、F12)、小牛血清、秋水仙素、KCL、甲醇、冰醋酸、培养皿、盖玻片等。
2、培养液配制
F-12 85%
小牛血清 15%
双抗 100u/ml
小瓶贮藏 4-8℃
3、操作过程
A(盖玻片培养法)
(1)采样:选择妊娠13-14周妇女,在无菌条件下抽取羊水5ml,立即注入无菌离心管中;(2)收集:离心分离细胞,1000rpm10分钟,去上清,留0.5ml,轻打混匀;(3)接种:30mm培养皿中放盖玻片1张,每片滴混匀的细胞液1-2滴,置培养箱内培养30-60分钟;(4)培养:取出后从盖玻片外加培养液2ml,静置培养48小时后观察细胞生殖状况并定时换液,5-10天后,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生长;(5)终止培养:当有大量圆形发亮细胞出现时,加秋水仙素0.02-0.04ug/ml,作用10-12小时;(6)低渗:倒掉培养液,加预温37℃0.075MKCL溶液5ml,37℃温育30分钟,镜下可见胀大的羊水细胞,加0.5-1ml 3∶1甲醇:冰醋酸固定液预固定;(7)固定:倒掉低渗液,加5ml固定液固定30分钟以上,反复3次;(8)干燥:将附有细胞的盖玻片斜放于培养皿中,置80℃烤箱处理2-3小时;(9)胶片:将附有细胞的盖玻片用树脂胶封固于玻片上,正面朝外,小心细胞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