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10-12 08:02浏览:
次
二、DNA凝胶电泳
(一)、检测原理
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其细胞DNA均发生断裂,细胞内小分子量DNA片断增加,高分子DNA减少,胞质内出现DNA片断。但凋亡细胞DNA断裂点均有规律的发生在核小体之间,出现180-200DNA片断,而坏死细胞的DNA断裂点为无特征的杂乱片断,利用此特征可以确定群体细胞的死亡,并可与坏死细胞区别。
(二)结果判断
正常活细胞DNA 电泳出现阶梯状(LADDER)条带;坏死细胞DNA电泳类似血抹片时的连续性条带。
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核小体测定
凋亡细胞的DNA断裂使细胞质内出现核小体。核小体由组蛋白及其伴随的DNA片断组成,可由ELISA法检测。
(一)检测步骤
1、将凋亡细胞裂解后高速离心,其上清液中含有核小体;
2、在微定量板上吸附组蛋白体’
3、加上清夜使抗组蛋白抗体与核小体上的组蛋白结合‘
4、加辣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DNA抗体使之与核小体上的DNA结合’
4、加酶的底物,测光吸收制。
(二)用途
该法敏感性高,可检测5*100/ml个凋亡细胞。可用于人、大鼠、小鼠的凋亡检测。该法不需要特殊仪器,适合基层工作,但是不能精确测定凋亡细胞发生的绝多对量。
四、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
(一)检测原理
细胞发生凋亡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也增加,但是其程度介于正常细胞与坏死细胞之间。利用这一特点,被检测细胞悬液用荧光素染色,利用流式细胞仪测量细胞悬液中细胞荧光强度来区分正常细胞、坏死细胞核凋亡细胞。
(二)应用价值
流式细胞仪检测具有以下特点:
1)、检测的细胞数量大,因此其反映群体细胞的凋亡状态比较准确
2)、可以做许多相关性分析
3)、结合被检测细胞的DNA含量的分析,可确定凋亡的细胞所处的细胞周期
■检测形态学及细胞膜完整性的Hoechs-PI双染色法
细胞发生凋亡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液增加,但其程度介于正常细胞和坏死细胞之间,利用这一特点,被检测细胞悬液用荧光素染色,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悬液中细胞荧光强度来区分正常细胞、坏死细胞和凋亡细胞。
利用Hoechs-PI染色法,正常细胞对染料有抗拒性,荧光染色很浅,凋亡细胞主要摄取Hoecha染料,呈现强蓝色荧光,而坏死细胞主要摄取碘化丙啶(PI)而呈强的红色荧光。
■DNA片断原位标记法
凋亡细胞DNA片断原位末端检测技术是指在细胞(或组织)结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用荧光素、地高辛或生物素标记的脱氧尿三磷酸(deoxyuridinetriphate,DUTP)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相反应与凋亡细胞裂解后3·的羟基(-OH)端结合,经显色反应后检测DNA裂解点的技术。
DNA片段原位标记法有二种:
1、原位缺口转移(in situ nick-tralation,IT)技术,它是利用DNA多聚酶I将标记的核苷酸连接到断裂DNA的3·-OH端
2、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技术(in situ end labelling technique,ISEL),即TUNEL法,它是利用TdT将标记的DUPT接到3·-OH端。研究证明,TUNEL法的敏感性远高于IT,尤其对早期凋亡的检测,TUNEL更为合适。
■检测细胞膜成分变化的Aexin V 联合PI法
1、原理:在细胞凋亡早期位于细胞膜内侧的磷脂酰丝氨酸()迁移至细胞膜外测。磷脂结合蛋白V(Aexin V)是一种钙依赖性的磷脂结合蛋白,它于具有高度的结合力。因此,Aexin V可以作为探针检测暴露在细胞外测的磷脂酰丝氨酸。故利用对有高度亲和力的Aexin V,将Aexin V标记上荧光素(如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同时结合使用PI拒染法(因坏死细胞亦暴露于细胞膜外测,且对PI高染)进行凋亡细胞双染法后用流式细胞仪即可检测凋亡细胞。
2、结果判断:正常活细胞Aexin V 、PI均低染;凋亡细胞Aexin V高染、PI低染;坏死细胞Aexin V/PI均高染。
3、应用价值:细胞发生凋亡时,膜上的外露早于DNA断裂发生,因此Aexin V联合PI染色法检测早期细胞凋亡较TUNEL法更为灵敏。又Aexin V联合PI染色不需固定细胞,可避免PI染色因固定造成的细胞碎片过多及TUNEL法因固定出现的DNA片段丢失。因此,Aexin V联合PI法更加省时,结果更为可靠,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检测细胞凋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