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左束支阻滞极少见于健康人,大多数患有器质性心脏...
1.症状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依据肺动脉压和心排血量将其临床经过分3个阶段:初期、后期和终期。初期(I期):肺动脉压逐渐升高,心排血量正常,患者通常无症状,仅在剧烈活动时感到不适;后期(Ⅱ期):肺动脉压稳定升高,心排血量仍保持正常,可出现全部症状,临床...
末梢血红细胞增多,患者贫血及血小板减少,血气分析PH值正常, PaCO2降低,PaO2正常或降低。 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无气道阻塞。早期,动脉血氧分压可正常,但多数患者有轻、中度低氧血症,由于心排血量减少...
(一)治疗 30年前患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是灾难性的,预后十分险恶。当今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约10%~20%患者的病情可停止发展,甚至有某种程度的恢复。 治疗的目的: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病因不清,治疗带有经验性质。从组织学特征上考虑,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一)发病原因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基本病变是致丛性肺动脉病,迄今其病因不明,没有一个单一病因因素可解释其发病过程,很可能是某些病因因子长期共同作用的最终结果。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可能有关的病因分述如下。 1.肺血栓栓塞 最初某些作者认为许多小的临床...
细菌性心内膜炎 多数情况下,病因来自细菌感染。急性病例,索状的腱或瓣膜基质迅速破坏和坏死,导致瓣膜功能不全和心衰。赘疣包含纤维层、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及细菌。 预防:对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愈后应谨慎。杀菌性抗生素使用剂量应在最小抑菌浓度...
心瘅 心瘅指因外感温热病邪,或因手术等创伤,温毒之邪乘虚侵入,内舍于心,损伤心之肌肉、内膜。以发热,心悸,胸闷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瘅(热)病类疾...
心脏转移肿瘤的发病年龄为2.5~58岁,21~40岁占77.7%,男女发病比为2.7∶1。本病常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依原发肿瘤的部位、类型及心脏转移的部位、范围而异。常见的表现有: 1.充血性心力衰竭 只有肿瘤在心脏广泛浸润时才出现,且呈顽固性和难治性...
心包积液细胞学和心肌活检对诊断转移性心脏肿瘤有一定价值。 1.心电图 无心肌缺血的病人,一旦出现缺血性ST-T改变,诊断肿瘤心脏转移的特异性达96%,且可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心室肥大。 2.心脏X片 可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影不规则突出,心影与邻近肿块相连(图1A...
心室静止 (一)发病原因 1.房室传导阻滞伴有房室交接区或心室的次级起搏点功能衰竭或严重低下时,可发生心室静止。此系心室静止最主要的原因,是二度Ⅱ型阻滞最危险的后果。如在束支传导阻滞时突然发生,常是对侧束支突然阻滞所致。 2.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