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脑出血之后一定要治疗 不然就危险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09-28 20:30浏览:

脑出血高发于中老年人身上,而且自发性的脑出血,在血管破裂之前并没有作为征兆的症状,再加上来势汹汹,让人猝不及防时又非常凶险,所以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即便是将患者抢救回来了也会造成非常多的后遗症。如果身边人突发晕倒,不了解情况的家属就要立即呼叫救护车送患者去急救。医生确诊为脑出血之后,就要判断患者的脑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才能决定要怎么做脑出血治疗。
脑出血要怎么治疗?
做过头颅的CT之后才能够百分之百的确诊到底有没有脑出血,并且还可以看脑的出血的部位和出血的量来决定下一步的治疗。
根据出血的量,还有出血的部位来决定了是否需要做手术或者需要保守治疗。
如果说我们的大脑半球出血超过三十毫升小脑半球出血超过十毫升就需要手术治疗,如果说出血量小于三十毫升的大脑半球小脑半球小于只有几毫升的出血,就可以保守治疗。
其他情况就需要手术治疗,而在手术过后,因为病人病情比较危重有些病人处于昏迷状态。肢体不能活动所以护理方面就需要倍加地关心病人,需要给病人辅助拍痰,控制病人的感染,加强营养。
有些病人出现术后肢体瘫痪的,所以还要请专门的护理给他进行康复训练。还有些病人会出现有语言障碍(包括不能说话或者听不懂别人说话)的后遗症,这个时候家属要耐心细致地帮助患者渡过这个困难的时期。
脑出血患者的注意事项: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人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或肺楔压在10~14mmHg水平。注意防止低钠血症,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7、一般来说,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8、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脑出血治疗需要迅速,因为脑出血发病快而且又比较凶猛,一不小心患者就会死亡,即便是患者抢救过来之后也需要做好相关的护理,一方面需要保证患者能恢复到正常生命体征,另一方面还需要患者适应极大可能会出现的后遗症,需要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以及家人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