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因为年龄等因素导致血管脆弱,而高血压患者的血管才长期处于高压之下就会让血管变得脆弱(病变成玻璃样、纤维样)。这两类人的血管并不能承受血压剧烈波动,以至于血管破裂,如果是颅内血管破裂就是脑出血。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的死亡率非常高,但即便是脑出血患者安全度过了急性期,但是并不能代表患者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患者还需要面对脑出血后遗症等问题。
脑出血的诱因:
1、因为季节和体外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神经内分泌的正常代谢,肾上腺素升高,血管会出现痉挛性收缩和脆性增加,脑部血管不能适应短时间内的明显变化,最后会因血压波动而血管破裂。
2、当人体处于极度的悲伤、兴奋、恐惧等情绪之中,交感神经变得兴奋,使得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就给原本就变得更加脆弱的病变血管加上最后一根稻草,使之破裂。
3、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让血管变得脆弱,比如吸烟会增加血管的脆性,加重全身血管的病变,对血压波动的承受能力下降;长期饮酒就会影响血管收缩舒张的能力,也会让血管条件变差;以及长期疲劳、缺乏体育锻炼,也容易让血管变得脆弱。当血管变得脆弱之后,就容易因为某一次的血压剧烈波动而导致脑出血。
脑出血后遗症
1.运动和语言障碍运动障碍以偏瘫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2.呕吐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3.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4.眼部症状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的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凝视麻痹)。
5.头痛头晕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脑出血后遗症可以是各种方面的,但主要以运动、语言障碍为主,而且很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有这类后遗症的患者需要适应从能够独立生活转变成他人帮助生活,通常这会让患者在心理上大受打击,这需要家属做到鼓励和安抚,让患者接受事实,并积极面对不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