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指导!

作者:来源:血管与腔内血管发布时间:2019-06-21 20:21浏览: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与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高龄等有关。如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如不及时防治,可致残致死,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征兆——间歇性跛行
 
相当一部分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走一段路后会出现一侧或双侧小腿肚疼痛,以致一段路程中要停下来休息数次。这种症状经常被误认为是年老腿脚不方便,其实这就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征兆,医学上称之为间歇性跛行。
 
专家提醒:发现间歇性跛行症状后不能不当事,应尽早到医院检查,并进行有效干预,经过诊治很多人会好转。
 
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演变过程
 
1.轻微症状期
 
发病早期,多数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患肢怕冷、行走易疲劳等。
 
2.间歇性跛行期
 
行走时小腿产生酸痛的感觉,患者被迫停下休息一段时间后再继续行走。病变的发展使间歇性跛行期距离越来越短,休息时间越来越长。
 
3.静息痛期
 
病变进一步进展,当侧枝代偿也不足以维持肢体的需求时,血供最差的趾端部分出现昼夜不停的疼痛,称为静息痛。常伴皮肤呈蜡纸样,趾甲生长缓慢且变形增厚,患足潮红但上抬时又呈苍白色,小腿肌肉萎缩。静息痛是患肢趋于坏疽的前兆,应尽快治疗。
 
4.溃疡和坏死期
 
当患肢皮肤血液灌注连最基本的新陈代谢都无法满足时,轻微的损伤组织无法修复,坏死的区域不断增大,最终导致肢体坏疽、坏死。由于此期组织抗感染能力差,感染常加速组织坏死。这个阶段患者有可能面临截肢。
 
三、日常保健注意事项
 
1.戒烟
 
临床研究本病与吸烟密切相关。吸烟还与血栓形成、斑块不稳定有一定关联。病人需完全戒烟并且避免被动吸烟。
 
2.适量运动
 
运动能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运动耐量,减轻缺血程度,有效增加侧枝循环。要以症状限制性有氧运动为主,运动方式有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每次20-30分钟,逐渐延长至40-60分钟,每周4-5次,以能耐受、感觉舒适为宜。
 
3.科学饮食
 
饮食是人体营养、气血生化的源泉,因此要保持患者良好的食欲和足够的营养。饮食宜清淡,少食钠盐,每天不超过6克,高血压不超过5克,少食或不食脂肪、荤油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少食高糖高热量的食物,控制主食,多吃蔬菜,防止动脉硬化。平素饮食中,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伤及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4.心理干预
 
准确评价身体状况,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乐观态度,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郁悲愤,消除恐惧心理,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5.控制血压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及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于140/90mmHg以下。
 
6.降脂治疗
 
积极纠正脂代谢紊乱。药物治疗包括烟酸和贝特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在治疗上也有重要意义。
 
7.糖尿病一旦确诊应立即纠正生活习惯并使用降糖药物治疗,使糖化血红蛋白≤6.5%,并使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属“脱疽”,认为饮食不节为主因,脾虚为本,寒湿外伤为标,血脉瘀阻为其基本病机。日常应注意饮食,保持愉悦的心情,做适量的运动。一旦发现了早期症状,千万不能大意,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日获得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