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血压变异性与复发性卒中风险的关系

作者: 来源:血管与腔内血发布时间:2019-06-17 18:05浏览:

 血压(BP)的波动在生理学上归因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复杂相互作用,最终确保了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但血管脑损伤后可能出现自主神经和心功能障碍,影响血压控制。血压控制的改变在脑卒中急性期明显,并在卒中后持续数月。血压变异性(BPV)越来越被认为是未来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预测指标。然而,BPV与复发(继发性)卒中患者风险之间的特定关系尚不清楚。卒中患者的脑血管结构中存在各种血管病变,例如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高BPV可能影响患病血管,与先前的卒中相比,患病血管可能或多或少地发生改变。这些病理变化如何影响脑卒中复发尚不清楚。了解BPV是否对卒中复发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医生为这些高危人群选择最合适的抗高血压药物。研究人员旨在使用具有既往卒中或TIA病史的患者来评估BPV与卒中复发之间的关联。
 
入组时有卒中或TIA病史的患者数据来自ASCOT(英国斯堪的纳维亚心脏病预后试验)和ALLHAT(抗高血压和降脂治疗以预防心脏病发作试验)两个试验。BPV被定义为从卒中后12周或TIA开始后随访期间受试者收缩压的标准差或变异系数。有卒中或TIA病史的患者BPV明显高于无卒中或TIA病史的患者。在汇总分析中BPV是复发性卒中的预测因子。在ASCOT研究中,在2046例卒中患者中有252例患者(12.3%)发生复发性卒中。与BPV最低四分位数(10.5%)的个体相比,BPV最高四分位数(17.8%)的个体复发性卒中发生率显著升高;对于治疗组,仅有氨氯地平组具有统计学意义(高BPV:18.7%vs.低BPV:12.9%;P=0.029)。在ALLHAT研究中,在2173例有卒中或TIA病史的参与者中,BPV最高四分位数的患者复发性卒中发生率(9.6%)高于最低四分位的患者(5.5%);对于治疗组,仅有氯噻酮组具有统计学意义(高BPV:12.1%vs.低BPV:5.4%;P=0.007)。
 
对2项大型心血管终点研究的分析首次证明,卒中或TIA史患者的长期BPV明显高于无卒中或TIA患者。此外,高BPV与先前卒中患者发生复发性卒中的风险密切相关。然而,尽管抗高血压药的类型可以对原发性卒中患者的心血管结局风险产生显着影响,我们发现在ASCOT或ALLHAT中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在降低卒中复发风险方面并不像在任何治疗中使用低BPV那么重要。由此可见,随访期间BPV是接受抗高血压治疗的卒中或TIA患者复发性卒中的预测因子。考虑卒中后的BPV可能对降低复发性卒中的风险尤为重要。